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年均工资,谁平均了谁?

(2009-03-27 08:41:36)
标签:

工资

北京

杂谈

评论

公务员

动心

动心/文

    正在上班,突然蹦出一个窗口《北京职工年均工资44715元 金融业收入居首》的标题赫然醒目。
  很少关心这种经济问题的我,也还是点击看了一下,因为4W多的数字,让我很是惊讶
  好多年了,就一直流行着一句:这年头,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突然间,有人告诉你,2008年与2007年相比,我们的工资涨了哈,涨幅达12.71%。
  你信么?反正我不信
  单纯从数学的角度,所有的人的工资总和除以人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平均数。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数字是正确的。
  可是,职工的年均工资,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么?显然不是。它更多的是一个社会和经济问题。因为年均工资的多少,代表了我们的经济发展程度,代表了广大市民的生活水平。那么,“北京职工年均工资44715元”的说法,就仅仅只是一个数学问题了,因为北京过半的职工工资低于平均线。
  从官方报道看,这个数字,出自“2008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反映的是国有、集体、各种合资、合作、独资公司以及私营单位职工工资的平均水平,不包括个体工商户。采用的是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2008年全市共调查了13.8万个法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类型。”那么,我想问,为什么个体户不算在内?
  对于过半职工工资低于平均线,而引起对统计数据的质疑,是这么解释的:“由于各单位所处行业、隶属关系、单位性质、所在区域、经济效益及个人所在的岗位不同等诸多因素,工资水平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个别单位职工年均工资高达上百万元,有的单位年底基本工资都不能兑现,而公布的职工平均工资是一个平均数,反映的是全市职工工资的平均水平。部分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在低位徘徊或增长比较缓慢,尚未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因此,在这些单位工作的职工感觉公布的平均工资水平偏高。”
  从这种解释来说,因为别人的高额工资平均了我们这些低额工资的人,所以,我们就应该接受这个统计数据么?
  可是,当半数以上的人都低于平均数的时候,它还能算是一个平均数么?它能真正代表普通广大百姓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么?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我们普通百姓的年均工资比之前的有了增长,可是,相对于飞快增长的物价呢?我们依然拮据……
  常常在想,我们为什么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统计这样一个数字?除了表面上看我们每年都有进步之外,真正给百姓带来了什么?
  说到底,这个数字,只是用少数富人的钱,平均了多数穷人而已!

其他文章链接:

所得税:汇缴清算不必如临大敌

公务员上班打牌的三点论证

影迷的60大幻想

北京:秋天还是春天?(摄影)

终于跌了,机会来了

买房加分广告背后的潜规则

等待A暴跌的机会

曲线总是长于直线

北京:前门楼子

篮球:乔丹的接班人们

只炒你自己熟悉的股票

湖中楼(加长版)

卧铺打折:难道是铁树开花了?

一片湖水(摄影)

为什么李钰死后才“大红大紫”?

中华文化园(摄影)

明星代言付连带责任无需PK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