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虚构的世界(作者:自回归)

(2006-02-14 10:51:58)
分类: 品文
人只能在绝望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幸福。我认为我可以建造了。——尤瑟纳尔
苏珊桑塔格《中国旅行计划》说:“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就对班上的同学说我出生在中国。我想他们一定印象深刻。我清楚我并不是在中国出生的。”桑塔格认为她小时候的谎言是因为她希望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对于这个小学谎言的解释,研究者认为它仍然是谎言,因为桑塔格她从小到大一生都自信会引人注目,比如少女时期的桑塔格对别人因她读书过多而不方便嫁人的担心不置可否,并选择了17岁的某天走进社会学讲师里夫的课堂,使这位28岁的博士在十天以后成为她的丈夫。这样看起来,桑塔格确是在用后一个谎言解释前一个谎言,虽然这二者之间早已经经过时间融蚀而本无联系。
这只是作家们虚幻的谎言世界的一种。格里耶在一次访谈中谈到,在作者为了写作而观察实景的时候,下意识的觉得自己虚幻的作品才是自己真实的世界,而现实的海鸥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虚幻作品作出铺陈所需要的道具,而不是真实。所以格里耶会被大家认为是个疯子;或者,和萨特等人是一类的。当然,格列耶也给了大家窥视他的机会,《重现的镜子》里,打碎的镜子还可以拼出一个看似真实的形象,但是那究竟势不是格里耶,就不是这本自传要解决的问题了。正如作者自己说“我不是一个真实的人,我也不是一个虚构的人”。
所以作家们都被批判为生活在虚幻世界中的人,或者游离于真实世界和个人虚幻世界中的人。但其实作家,最为真实。
比如什么是海鸥?任何有名字的东西都把每个人心中的具体评价剥离之后所剩下的多数人所共同认为的东西。但是对于每个人而言,他看到的每一只海鸥都是具体的带有感情和辨别的实际。脱离了这种具体和实际,这个名字可能毫无意义。这并不是白马非马或者马非白马的哲学问题,而是,作家比常人更加真实,因为他要把每个人的具体抽象出来,再还原于每个读者。这个还原的过程才可以让大家找到对于各自具体的共鸣,或者让大家发掘这种具体上还可以有共鸣。此时作家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就只能升华为脑海中世界的道具。似乎每个人心底会有一口深井藏着一些不为人所知自己也不会表达的东西,但是如果想把它带出深井,爆于天日,它必然在阳光下干裂刺痛,甚至让生命消失。文字,就找到了这样一种力量,可以在深井间打通一些时空的隧道,各种情绪井然有序来回穿梭,引导它们的,就是生活在这个地下世界的作家的情绪和笔端。
这样的意识或许是自发,它来源于敏感的天性。 对于小时的苏珊桑塔格而言,想象中国出生的谎言显然不带有写作的目的。但是逐渐的,想象和虚幻的东西在作家的心中成为了永恒,只有这个参照系才可以构建真实的引发人们感情的文字,这些文字,个个都写在读者的心底。也有可能来自于真实的自觉。晚婚的迟子建经过巨大的创伤,重新拾起了笔,而当过多的真实苦难在经过其文字的修炼时,《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就“仿佛悲的水流经慈的河”,一切巨大的伤痛都化为无形和安静,另一个脱离于现实的虚幻的世界。
对于别的作家来说,写作究竟是什么感觉?虚幻的构造是否会真实导致精神的分裂?但是对于重生的迟子建来说,尤瑟纳尔这句话我想她一定深有体会:人只能在绝望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幸福。我认为我可以建造了。同样的,又是真实基础上的永恒谎言。

文章引用自:http://www.qingyun.com/dbbs/pinwe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