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商比您认识到得还重要

(2009-05-31 20:01:08)
标签:

文化


情商比您认识到得还重要

--教育的目的

【文】黑尔斯〖马健〗

 

黑尔斯温馨提示

    本博客文章系原创,您可留言可评论。如果希望分享,建议您将本文的链接贴在您的网上。如果坚持一定转载,请您勿删除作者的私人信息。如有报纸、杂志希望发表作者文章,请您拨打电话联系:13701196114

【广而告之】查看黑尔斯博客更多文章,请点击

    黑尔斯搜狐博客:http://bnumajian.blog.sohu.com

    黑尔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bnumajian

http://182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5/31/19/20/12242994116g215.jpg    环顾四周看一看自己的同事,闭目之后想想自己的朋友,回家的路上思考一下您经历过的上司,睡觉之前琢磨一下您所有的下属,发自内心地对丈夫或妻子评价一番,再看看咱一手教育出来的孩子是什么样子。谁令您感觉满意?和谁相处您感觉舒服?为哪个上司工作您身心愉快?也许不知不觉间您就归纳出“情商”二字,高情商的人令我们刮目相看,高情商的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大家都知道那个简单的数字,生活中智商占20%,情商占80%。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高情商的同事和朋友--韩杰梅老师。

    韩老师,东北人,在单位没有任何“背景”,凭自己的能力和深入一致好评从一名普通名工一步步踏踏实实走了出来。与她相处的人,几乎没有人说她不好,没有人说她做人做事不到位,她做事的具有东北人的雷厉风行和风风火火,风风火火中却不乏南方人的细腻与完美。二三年前,我曾与韩老师交流,她是我培养孩子的方向和目标,她的大气、乐观、宽容、豁达不是一般的女性所具备的。好考虑问题的全面,滴水不漏与知识女性的睿智,自然而然地在她的内心浑然一体。http://187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5/31/19/20/122429990d4g213.jpg

    听韩老师讲成长的故事,看她待人接物,我也曾对她有过分析,家庭教养成就了她今天的性格,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促成了她成为一个大家理想的人。举小小事例以证明她的做事风格。

    端午节前,单位组织到郊区活动,我因去建行培训中心讲课,不能参与。在她得知消息当天,她电话我说:“马老师,明天您要外出讲课,我还想请您为这个活动做些安排呢,这太遗憾了。”目前担心主管行政、人事和财务的副总,其实韩老师从年龄上比我小二岁,我们也过了听一两句表扬的话就得意忘形的年龄,但她的语言,让人听着舒服,与她合作,即使加班加点,再苦再累,也愉快!

    在第二天的活动中,当主持人对参加的领导一一介绍,并走上台时,韩老师再次表达一番感谢,她说道:“今天我们在这里玩,马老师由于去建设银行讲课不能与大家众乐乐,我对他的这种奉献精神表示感谢。”等等。这些话是同事中的朋友讲给我听,虽然讲一天课挣得那万把千块钱也是放在大家的锅里,也不是为某一个私人做事,但韩老师那一番话如果说的是您,又做何感想呢?

http://51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5/31/19/21/122429a5086g215.jpg    韩老师不是出自什么全国人民向往名牌高校,但她这种做事风格,又有几个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具备呢?所以,她做事的风格被某副校长欣赏,于是任命为一个相当的职务,充分发挥她的才能。

    百姓常说:“会做人”。咱自己会做人了吗?咱教孩子会做人了吗?用术语表达,这是情商,一个高情商的人,无论在什么环境之中,总能够迅速地发挥自身的优势。

    下午与几个朋友交流时,说起韩老师,说得大家口水直流,谁不想与这样的人为友呢?谁不想与这样的人为伍吗?谁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呢?谁不想让孩子将来有更好的发展呢?

    事情上,身边低情商的人太多。在大学这样一个环境中,智商高的人太多,情商高的人见得太少。我曾思考过家庭环境如何调整让孩子高情商,我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自己的女儿已经初具韩老师高情商的模样:乐观、豁达、细致、自觉、语言表达、责任感……

    您还在为那一二分和孩子较劲吗?调整一下方向,给孩子更广阔的天空。

http://1873.img.pp.sohu.com.cn/images/2009/5/5/13/19/121bae71519g21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