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中的热心人
--在建行培训中心开讲
【文】黑尔斯〖马健〗
【黑尔斯温馨提示】
本博客文章系原创,您可留言可评论。如果希望分享,建议您将本文的链接贴在您的网上。如果坚持一定转载,请您勿删除作者的私人信息。如有报纸、杂志希望发表作者文章,请您拨打电话联系:13701196114
【广而告之】查看黑尔斯博客更多文章,请点击
黑尔斯搜狐博客:http://bnumajian.blog.sohu.com;
黑尔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bnumajian
现在从事服务工作的人员压力越来越大,建行组织了一些热心的职工,开通公益心理咨询热线。由于这些员工对心理咨询的概念还停留在一股热情和热心上,需要在咨询的专业知识方面加强一些训练。
我承担了一天的课程。当然业内人士知道,一天的时间是不可能将心理咨询的内容讲透彻,仅可简单地把一般性的要点做一个介绍。
在一天的课程中,大约介绍了如下几个内容:http://1872.img.pp.sohu.com.cn/images/2009/3/29/22/23/120fd90f05bg215.jpg
第一,沟通的基本知识。沟通中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时常受到个人价值观、学识、生活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沟通不畅,于是在沟通中无条件尊重、同理心和共情显得格外重要。举案例说明,并通过学员练习得出这一结论。做咨询尽可能多地放下自己的规条,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一切。
第二,沟通的公式:7%文字+38%语气+55%肢体语言=沟通。而电话咨询中55%的肢体语言看不到,于是特别强调语气的重要性。如声调、音频、语速、抑扬顿挫等等。
第三,做好倾听的工作。倾听中注意的事项。
第四,回应的怎么说,说什么等等内容。
心理咨询是一项内功深厚的工作,有了热情和热心就具备了帮助别人的基本条件,在相应的理论指导下,才不会走弯路。
也许对于仅一天时间学习咨询的人来说,我的课程显得云里雾里,尽管使用了案例教学、互动分享、角色扮演等手段,只能是点到为止。
同时特别强调咨询人员个人素质和心理健康,如果自己问题没解决,一般而言,在帮助和支持别人时会受到影响。
最后,为这些朋友推荐了三本书,估计足够大家看上一阵时间的。回复培训负责人陈先生的信件一并与亲友团分享一下:
陈先生,您好!
咨询常用的方式是面对面,通过电话咨询仅仅是心理咨询很小的一部分。原因在于,电话咨询的效果较面对面咨询差,在我所见到的图书中,没有专门研究和介绍电话咨询。学习咨询的基本技能知识,我推荐咨询人员阅读的书籍如下:
1.《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意向性会谈和咨询》第5版,[美]艾伦等著,时志宏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心理咨询导论》第3版,[英]约翰
麦克里奥德著,潘洁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3.《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第5版,[美]sherry Cormier,Paula
S等著张建新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暂时推荐这三本相对专业一些的咨询图书,
对于刚刚从事这一行当的学员,还需要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这三门课是最基本的知识。
祝端午节快乐!
http://1853.img.pp.sohu.com.cn/images/2009/5/5/13/19/121bae75714g214.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