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孩子,我不是那意思》之十二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孩子,我不是那意思》 |
【连载】《孩子,我不是那意思》之十二
文/北京师范大学
(承接上文)
2.4 家长会怎么开?
郝斯通话结束,转身对范梅说:“我还听河北的一位家长谈到,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调班。年级排名1-50名在一班;51-100名分到二班,依次类推。所以,孩子在哪个班是不确定的,每月一次考试,考完就调班,调完班就开家长会。”
范梅接过话,说:“我们也是家长,自孩子三岁始,开了十年的家长会了。即使在北京,家长会也成了一种过场,一种形式,一种无奈,一种痛,一种不知所措。并非因为自己孩子的成绩,而是那种一成不变的形式。以后我再开家长会就要有些新意。有的家长一看学校来电话了,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孩子犯事了,而孩子进步了,取得好成绩了,很少有老师主动打电话通报家长的。”
郝晓靓说:“我们老师没给你们打过电话吧,那就说明我是不错的。哈哈哈,没给你们惹事。”
郝斯说:“晓靓,你得明白,你可是心理咨询师加教师的后代,生活在心理和教育氛围之中,如果你出了什么问题,刚好为我们提供实验的机会,以再次验证理论的时效性。”
郝晓靓嘿嘿一乐,说“我不给你们实验的机会!”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7/28/17/19/11c0efff58ag213.jpg
郝斯转头对范梅说“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家长如果主动与教师沟通,也许效果会更好。教师是家长可借助的重要资源,是子女成长支持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一家人边走边聊,很快回到自己的家。郝斯对郝晓靓说:“老爸老妈谈家长会怎么开,你先去洗澡吧。”夫妻二人,做起了研讨。
在郝斯眼中,传统家长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往台上一站,家长在台下一座,你说着,我听着,你讲着,我记着。教师告诉家长还有多久就要考试了,给家长布置作业,让家长督促孩子读书,完成作业。家长不得不再做一次学生,听老师的话,怎生得一个“郁闷”了得?
范梅在网上查询咨询,了解到:有人对北京某学校328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6.3%的学生听说开家长会心情紧张;家长会后,11.3%的学生与教师关系变得紧张;20.1%的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30.5%的学生受到严肃批评并被限制活动。结果一出,哗然一片。又有学校对学生进行调查,不少学生表示希望家长会“尽量少开”、“最好永远不开。”还有100余名学生中的97位对家长会的心理描述为:“我忐忑不安、担惊受怕的情绪,担心老师告状,害怕家长打骂,大有大难降临之意。”
此事惊动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他们将“家长会”列为专题研究,引导新型家长会,经研究,总结出家长会的几种参考开法:
1.交流式:就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理论探索,或做个案分析,或开经验交流会。
2.对话讨论式:就一、二个突出的问题进行亲子、师生、教师与家长的对话;
3.展示式:展览孩子的作业、作品、获奖证书或学生现场表演等,让家长在班级背景中了解自己的孩子;
4.专家报告式:就学生入学后的某个阶段或某个共性问题,请专家做报告并现场答疑,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
5.联谊式:教师、家长、学生相聚在一起,用表演等欢快的形式,共同营造和谐的气氛,增进感情和了解;
6.参观游览式:学生、家长、教师一同外出参观游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促进沟通。
基于此,家长会应将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和家长为中心,将教师一言堂转化为家长、学生、教师多言堂,将教师告状会转化为尊重、平等、分享交流会等等。
夫妻二人通过沟通,相互启迪,各自陈述自己的看法,尤其是范梅面临着即将召开的家长会。
郝斯建议说:“在你的以后的家长会上,能否把‘家长会通知’改为‘家长会邀请函’,将其中的具体内容‘兹定于XX年XX月XX日上(下)午XX时XX分在XX举办家长会,请准时参加。’改变为:‘尊敬的家长,您好!您的孩子升入小学半个学期了,有什么变化吗?他们适应小学的生活了吗?欢迎您本周五来学校坐坐,看看孩子们的表现,与老师和其他家长谈谈您的困惑、您的教育体会和您的经验。’
或者改变为:‘XXX家长,您好!您的孩子已经一天天长大,正在一步步迈入青春期。这是孩子一生中成长最快、也是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为了帮助您的孩子更好地度过青春期,我们决定于XX月XX日XX时在XX地为家长开设青春期教育讲座,敬请您的光临。’
是否也可以改变成:‘尊敬的XX家长,您好!期中考试刚刚结束,您一定非常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情况,孩子长大了,在家肯定会有与以往不同的表现,您可能也会有些问题想跟别人交流。请您于XX月XX日8-19点光临学校,参加孩子与我为您准备的联谊会。同时请您介绍宝贵的教子经验,我们愿与您一起分享。’
这样从形式到内容都做一些改变,当然,如果那样的话,教师的工作量会增加很多。”
范梅爽朗地笑着,说:“只要有效果,我付出劳动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