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初二,又回老家,又见儿时生活过的被竹林包围着的四合小院,倍感亲切。我拿着相机穿行于经常出现在梦中,令我魂牵梦萦的院落和竹林里,好多好多的童年生活片断又一次浮上心头。竹子带给我最多的还是童年那些无数快乐的记忆。
我喜欢竹子,源于竹子伴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源于我的童年生活处处与竹有关,竹子成为我童年生活阶段最重要的物品。四合院四周有五种竹子:七、八米高的直直的兹竹,硬度厚度强于兹竹的硬头黄竹子(不知学名),粗壮高大竹枝茂密的楠竹,还有总是长不高的长不粗壮的长年生活在水边的斑竹,还有低低矮矮,竹叶宽大的辽竹。最多的还是随处可见的兹竹。
春天,徐徐的春风一吹,竹叶越发翠绿,四合院的伙伴们,脱掉厚厚的冬装,结伴往竹林里寻寻觅觅,沿着地上小小的裂缝找寻刚刚冒出地面的毛茸茸的笋尖,那么稚嫩,那么细小,象一个小姑娘般害羞,若隐若现的在春风雨露里,伙伴们每发现一根小小的竹笋,就会拍手雀跃着大声的喊叫,我找到一根了,我找到一根了,竹笋是美味的,但小伙伴们从没有想过要将它们挖出来煮而食之,而是将其视为珍宝一样爱护,盼着它快快长大,也许明年后年就变成了家里的某一样竹生活用品或竹工具。
盛夏,竹林更是小伙伴们的乐园,炎炎烈日下,唯有竹林里,凉风习习,地上一片厚厚的竹叶,散发着一股清香,那阴凉清爽的感觉,使人心旷神怡,纳凉,攀爬竹子,躲猫(捉迷藏),聚在一起讲狼外婆的故事,同时小伙伴们在竹林里要做的事也更多了,背着竹背篓,用竹爬收集被烈日夏风吹落在地的黄竹叶来作柴火,去一笼一笼的竹子里收集竹笋节节攀升时留下的笋壳,形状好看的,壳体平整美观的,便会小心翼翼收好,楠竹笋壳用来做大锅盖,兹竹笋壳用稻草擦去茸毛和硬头黄的笋壳可用来做小锅盖,甚至用于制作鞋底。调皮的孩子,会悄悄地恶作剧的抹一点笋壳毛毛在你的脖子里,让你奇痒难忍,然后一群孩子会哈哈大笑半天。采摘大张的兹竹叶和辽竹叶来做成船只,一齐放在水里,通常还会在船里放上一小块石块,看谁的船负重跑得最快,常常那跑得最快的船只的主人就会得意半天。端午节,包粽子是必需的,包粽子用辽竹叶才是正宗,采摘辽竹叶当然是小孩子的事,想到有粽子吃,采摘时就格外快乐有精神。晚上躺在竹子编织的凉竹席上,清清凉凉,一夜好梦到天明。如果,你嘴角烂了,眼睛长眼屎了,上火了,不着急,此时竹子正抽新枝,抽取还卷在一起没有舒展开的竹心,煎熬成一碗水喝掉就会痊愈,如果,你不小心在竹林里被竹枝划破了皮肤,也不要慌,用小刀子在竹干上轻轻的刮一层竹皮茸,敷在伤口上,止血消炎,过不了多久,也会痊愈。
秋风起时,新竹也节节攀升到七、八米高,竹尖也弯曲下垂成一个优雅的弧度,我会端一张小板凳,坐在屋檐下,
看竹叶婆娑,竹尖轻盈细巧,随风起舞,心也便会跟着它们的节奏一起律动。下雨了,雨打竹叶,沙沙有声,静坐屋檐下,静心倾听那如歌的旋律,不觉就能达到忘我的境界。秋收季节后,那些稻草,那些玉米杆,就会在竹林的空处里码成跺,竹林草跺又成了小伙伴们捉迷藏的最好去处,甚至成了孩子们偷懒睡觉的绝佳好地方。
冬天,竹子饱经风霜,依然苍翠,坚韧不拔。但农家的事儿少了,人们闲时间多了,就会看见我的舅舅手拿一把齐刀(砍刀)转悠在竹林里,我知道舅舅又要为家里编织竹用品了,随着竹篾挑(竹丝)在舅舅手里上下翻飞,那些造型好看,做工精细的竹用品很快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我最佩服舅舅那双灵巧的手,那装菜的是稍箕,挑土的是冤篼,装稻谷黄豆的是箩篼,那缕空的装炭草的装菜的分别叫炭箩篼和稀洋背篼,那大大小小用于晒粮食的叫簸箕,那竹子编就而成,屯积粮食的叫屯包,那网格状用于筛选粮食的是箩筛,还有那楠竹枝做的叉头扫帚,还有竹篱笆,还有……,数不胜数,看着舅舅的成果,我们羡慕极了,也会用一些楠竹做成织毛衣的竹针,也会弄一些竹篾担编织眯眯扬(蜻蜓)。妈妈告诉我,我出生在夏天,生下来不久就睡的是竹摇篮,摇篮当然也是舅舅的杰作,摇篮如长方形的菜筐,底部装上两节竹筒,妈妈摇着竹摇篮,唱着催眠曲哄我入睡,睡在里面,特别凉爽,我的妹妹在冬天出生,就用一个大大的竹箩篼,下面垫上稻草,上面铺上小棉被,做成一个箩篼窝,非常暖和的半坐半躺在里面,妈妈要做事了,又会把我们放在竹背篓里坐着,背在背上,带孩子做事两不误。
读书了,成长了,从书本上老师处更多的了解了竹子品性,理解了文人墨客对竹子的喜爱,进而自己也爱上了竹子、竹食品、竹制品,更爱竹子的高贵品格。
竹子以它那婀娜多姿的姿态,那挺拔修长、直插云霄的气势,那不屈有节、傲雪凌霜的情操让从古到今的无数文人墨客、名流雅士为之倾倒。竹与松梅齐名成为岁寒三友,竹又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成为文人墨客、名流雅士生活的影子,赋诗作画的题材。书写竹子的诗词数不胜数,如宋代苏东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的心声;清代郑板挢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描写了竹子顽强的性格,生活更是到了“无竹不入居”和作画“胸有成竹”的地步,可见竹子身上寄托着无数文人墨客、隐者雅士清高的生活情趣,也可见人们对坚强不屈、重气节、正直、谦虚等这些品质美德的推崇和向往。
竹子与中国文明历史息息相关,竹简成书,竹造纸,竹制造乐器,竹点缀生活。竹与我们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食有竹,如美味的竹笋,用有竹,如凉竹席,乐有竹,如竹笛。
我喜欢竹子,进而喜欢与竹子有关的一切物品,更喜欢一年四季苍翠的竹林。
我爱竹子,竹子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一身淡泊,一生高雅,总是生机盎然,虚心劲节,蓬勃向上。

竹林掩映下的农家
竹林草跺相映成趣
硬头黄竹子,不知道学名叫什么,比兹竹厚而硬,笋壳上没有细茸毛.
竹林,水塘,小鸭.
四季常青的兹竹,生活中处处有它的成品.
背孩子的背篓.
竹制品,这是我在舅舅家的角角落落收集而得来,其实竹生活用品,竹工具远不止这些.
辽竹,宽大的叶子,主要用于包粽子,制作挡大雨如草帽形状的斗笠.
竹林倒影
斑竹,在我们这里又叫水竹,用它编织的凉席,睡在上面最是凉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