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你是为了一种享受 的观看体验有时很糟糕

(2012-11-02 11:03:49)
标签:

杂谈

3D电影的放映是要有技术支持的,当然,短短几年我们也不期望其技术能够支持到我们能够舒服地看一场3D电影,一部3D电影放完,出场的总是有许多愤愤不平的人,只是因为他们观看过程不如人意,我们不相信中国人都是受虐狂,那么,为什么明知会不舒服的事情,我们还是趋之若鹭地去做呢? 采写_本刊记者 张燕 吴笑丛 实习生 _刘春蓉

背景板

3D眼镜和屏幕明暗度在中国的现状

总的说来,并不是所有电影院都有符合条件的3D放映设备,反映到观众的直观体验来讲,便会觉得3D电影的屏幕很暗,削弱观影效果。即便是国内耳熟能详的一些顶级院线,也都是在去年底才纷纷升级采用了realdXL3D设备,提高了观影质量。而即使如此,关于灯泡的现象在中国相当明显,因为造价过高,大部分影院为了延长使用寿命都往往会把灯泡调暗,这就导致我们在看3D电影的时候出现明显屏幕过暗的状况,在黑暗中寻找3D效果,是对眼睛的不负责任。另外,影院提供的数码眼镜观影效果差别也很大,有的眼镜太大且重,会造成观影负担,有的眼镜则在某些角度观影时并不能带来3D体验。当然更糟糕的是,此前还有媒体曝出国内部分影院因3D眼镜消毒不及时,造成观众佩戴后出现红眼病、眼部感染。

科学馆

经常看3D容易引发的问题

架个大小均码焦距固定的眼镜看3D,是件不太舒服的事。对于无近视的观众而言,鼻子受累视线受阻,难受!而本身就是四眼上阵的近视观众则要再添两眼,“六眼聚焦在同一直线上”,光是如何保证这副3D眼镜不从有限长度的鼻梁上滑落下来就是一件技术活儿。因此,这也成为了绝大部分近视观众谢绝3D电影的首要原因,更有甚者选择裸眼看3D。而影院售票处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太多人纠结看3D还是2D了,纠结得直挠脑袋!”为啥纠结?“因为片好看,但是只有3D,所以他们纠结。关键是有的人看3D就吐、犯晕,所以他们总是纠结老半天。

医生早就指出,学龄前儿童、老人或者高度近视等人群不宜观看3D电影,但除此之外,即便是普通观众,头晕也会是他们在观看3D电影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一部电影如果超过2个小时,在观影途中很可能不得不数度摘下眼镜,闭上眼睛休息。从原理来讲,2D电影是以每秒24幅静止画面运动拍摄的,这也是普通人生理承受的极限。3D的原理则是左右眼看到不同画面,通过技术合成为3D效果。双眼每秒接收的加起来就是48幅,眼睛和大脑的疲劳程度都增加了一倍,很容易出现不适。此外,目前内地电影院使用的并不都是适合3D电影的银幕,由于造价原因,3D放映机参差不齐,而放映机的亮度对效果影响很大,至于造价20元效果更出色负担更轻的real-d眼镜只能配合金属3D银幕使用,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的使用率也并不高。

调查

观众对3D的反应:呈现效果最重要

在博纳影城通州店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采访了100名电影观众对于目前3D电影的看法。从调查结果来看,60%的受访观众认为目前3D电影票价偏高,这些观众大部分是学生,还有女性工作者,而男性工作者普遍认为价格是合理的;在最近观看的一步3D电影选项中,只有20%的人观看的是国产3D,且满意度低于45%,主要是因为3D效果不明显、画质差。面对一部电影既有2D又有3D同时上映时,一半的观众表示根据口碑、电影题材来决定是否选择3D,而44%的观众表示会直接选择3D,因为3D的视觉震撼;当被问到面对众多3D电影的选择标准时,78%的观众认为以电影题材内容为准,只有22%的观众表示要以真3D为标尺;像《画皮Ⅱ》《太极》这种后期转制成3D电影的现象,一般观众认为这是国内技术、投资成本所限,应该给予理解和支持。40%的观众认为这是一种商业圈钱,炒作噱头,不利于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其余观众认为这是对观众的一种欺骗,混淆视听;在许多观众看来,《画皮Ⅱ》与《龙门飞甲》同属伪3D,一个后期转制,一个效果不稳定。前期是否使用3D拍摄,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呈现结果。因此,当有自己感兴趣的电影题材是伪3D时,一半观众仍然会考虑观看,42%的观众表示不会观看,一定会看的只有4%的观众;42%的观众认为,国内3D电影盛行是因为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32%的观众表示这是行业发展趋势,慢慢会变得成熟。剩下的26%观众表示,这是投观众所好,我们喜欢看3D,他们自然就多创作3D。

这些数据表明,观众关注的是最终呈现效果,不是技术层面的真伪。电影内容本身是他们选择的关键,单纯3D这种形式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观众对于3D电影的现状,持有一种宽容态度。虽然3D影片一派繁荣,观众的消费还是趋于理性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