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友联谊会的意义何在

(2020-01-01 16:53:02)
标签:

杂谈

教育

校友联谊会的意义何在

熊道德

 

2018年,沙洋中学在八十周年校庆之际建立了校友联谊会,并分别在华北(北京)、华东(上海)、华南(广州、深圳)、华中(武汉)、荆门(沙洋)建立分会和海外分会,由现任校长唐青山兼任总会会长,副校长杨继宁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部分教师在联谊会专职或兼职参与信息收集、校史编撰、资料整理,联络、拜访和接待校友等工作校刊《平湖》杂志开辟了“校友情怀”专栏。2019年又建立了江苏、浙江两个分会以后如果条件成熟,还可能在其他地方建立分会,校友联谊会或将成为学校的一个常设机构。

为什么要建立校友联谊会?它的意义何在……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觉得有必要借校刊《平湖》谈一谈。

一、校友联谊会是联系校友与母校感情的纽带和交流平台

1998年,沙洋中学举行了建校60周年盛大庆典,广大校友热情高涨,纷纷回母校参加校庆活动并捐款捐物,学校软硬件建设也借此东风全面升级,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年龄稍长的校友和老师对此应该有深刻印象。但是,校庆热情一过,学校与校友的联系便逐渐冷淡下来因没有一个有效联系的渠道与平台,校友们颇有点“报国无门”的感觉,也就很少与母校来往了。学校因故没有举行70周年校庆,待80周年校庆时,一切得重新开始,不仅工作量大,也让校友们颇感突兀。

母校和校友如同亲朋,本该保持联系常来常往。如果亲朋间20年不往来,遇到做大事了,突然发出邀请,叫人怎么想呢?假如学校以后90周年校庆、100周年校庆……所以,沙洋中学建立校友联谊会也是接受历史的教训,是迟到的补课,但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有一位老校友70多岁了,是全国知名企业家,累计向母校捐资助学100多万元,但多年来学校很少去探望他,他资助了那么多学生,哪怕有一个学生给他写封感谢信、送上一面锦旗或一束鲜花也好。学生因年龄小有些事可能想不到,但学校应该提醒啊!学校可不可以派师生代表尤其是被资助的学生代表去看望一下这位老人呢?为什么学校80周年校庆之后曾一度中断的助学基金又恢复了呢?是校友联谊会从中起了作用。有一位校友全国到处讲学,甚至到国外讲学,什么大场面经历过但当母校请他在校庆大会上发言时,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另一位校友科研成果获得过全国科技大奖,平时工作忙,很多商业邀请都拒绝了,但收到母校的邀请,便毫无犹豫地免费为母校师生作报告;还有一位老校友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其艺术作品曾在巴黎国际艺术节上获奖,但接到为母校创作英烈雕像的邀请时,把它看作是一生最大的荣耀,为此几乎拼了老命,在盛夏酷暑天里一干就是3个月,终于赶在校庆前完成了雕塑……这一系列的事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母校在校友中的分量。

在拜访校友时发生的一些故事令我们颇有感触。在广州时,有一位校友听说母校来人了,主动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同去的几位教师都没教过他,甚至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但见面之后,话匣子一打开就聊了半天,真是一见如故,没有丝毫陌生感。也因为这次拜访与这位校友建立了联系,学校建烈士雕像、八十周年校庆、校友会访台等活动,校友都慷慨解囊。一位退休后定居广东的老教师,我们去看他时,激动得老泪纵横,“20多年了,我以为学校早把我忘了,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还有学校领导和老师来看我”;有一对夫妇校友是现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官,丈夫是飞行大队长,驾驶歼10战机,为我们守卫碧海蓝天。由于见面偶然,我们空着两手,连校史、校刊、画册等母校的资料也没带一份给他们,但他们却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带我们参观了一般人看不了的空军基地和训练场,还一再道歉说“时间紧,招待不周”“您是不知道啊,战友可羡慕我们了,有战友说‘怎么没有我母校的校长、老师来看我呀’”……

说实话,很多校友事业有成,世俗的“功名利禄”对他们来说可能早已有了,什么山珍海味、绫罗绸缎,他们不稀罕,他们需要的是母校的认可

校友联谊会不仅起到了联系母校和校友的作用,也成为校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与平台。有些校友虽然工作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多年没有联系。我们在访北京校友的过程中,就遇到这样的事:两校友住在同一个小区,面对面走过也不认识。是校友联谊活动让他们认识了,亲不亲,故乡人,他乡遇故知,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虽然没有同班、同届,但在遥远的他乡还有中学同学,又是同乡,也算有缘了。人是社会的人,是需要交往和朋友的。有了这层关系,大家在互通信息、互相帮助、资源共享方面,自然更方便了。就是回老家看望父母、亲戚、师友,也可以结伴而行。

有些校友毕业后几十年未见面,是校友联谊会让他们实现了多年的夙愿。毕业相册已泛黄,当年青丝染白霜;魂牵梦绕思亲人,回家的路步履铿锵;群贤毕自回故里,不改乡音伴楚腔……老校友相拥而泣, 年轻校友抱拳击掌,这是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不是校友忘了母校忘了师长,忘了同学,而是需要某个平台,某个契机,校友联谊会正好提供了这个平台与契机。

二、校友联谊会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国际潮流大势所趋

目前,中国中小学建立校友联谊会可能还不多,但大学建立校友联谊会已经比较普遍了,中国的重点大学几乎都建立了海外校友联谊会。校友联谊会的另一个功能是为校友捐赠事宜服务。美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据悉,美国知名大学的校友捐赠率都在30%—40%之间,像普林斯顿大学校友捐赠率更是高达60%,哈佛大学仅2009年就接收了3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60亿元)的捐赠,相当于一个小国的GDP,真可谓“富可敌国”。美国中小学收到校友捐赠数额也非常可观,尤其是私立学校。走出校门的美国学生,感恩于学校教育,当他们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就选择以捐赠的方式回馈母校。受益于捐赠的在校生,感恩于校友的资助,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在学习和科研上也更加努力,一旦毕业后创造了财富,自然而然也会回馈母校,延续这种“爱心链”。美国的校友捐赠,已形成了良性循环,俨然成了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

中国各地方政府和各大学已意识到校友捐赠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奖励校友捐赠的政策。就我们所知,湖北省暨武汉市政府对高校就有这样的奖励政策:按校友捐赠1:1.5的比例予以学校奖励。如湖北xx学院,今年某校友一次性向母校捐赠了200万人民币,政府则按比例又奖励了300万,学校实际收到资金500万。像这样数额的校友捐赠在前些年是不可想象的,这是进步,也是趋势

我们这种公立中学,办学主体是政府,学校投入主要也靠政府。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沙洋中学近些年办学经费不足,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已大大落后于同类兄弟学校。当然,争取政府投入是目前主要努力方向,也是当务之急。但是,如果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获得大量校友捐赠,我们办学就不至于像当下这般困难。笔者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中国的大学校友捐赠也是从无到有,现在已经比较可观,中国的一些重点大学,校友捐赠也数以亿计了

万事开头难,校友联谊会正在做这种打基础的工作。我们常说感恩教育,但感恩教育不是空谈,校友捐赠就是感恩教育的一项具体落实。

三、校友联谊会有利于接收校友最真实的信息反馈,有利于改进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

由于应试教育的导向,中小学存在着教师只埋头教书而忽视育人的现象,学校把升学率、学生上名校看得过重,而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远期教育和终身教育认识不足。因为评价机制重在当下,教育者当然希望立竿见影,表现在行为上不免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缺乏高瞻远瞩的大视野,不会想学生十几年、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但教育恰恰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即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通过走访校友,与校友推心置腹地交谈或不经意地闲聊,我们得知了一些校友的真实看法,这些看法他们在校时不会对老师说。比如说乱收费、体罚、偏爱等,尽管都是些老问题,但学生几十年后仍十分反感。学生喜欢什么,反感什么,现在所做的事几十年后学生会怎么看,是每个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教师对学生真爱,真好,学生是明白的。我们有一批能为人师德艺双馨的好老师,尽管十几年几十年过去了,但学生仍念兹在兹。我们一位校领导,没有当过一把手,没有做过班主任,也没怎么教“快班”的课,但在我们走访校友时常有校友或老教师提起他,问候他,或带给他小礼物。因这位领导曾担任过校团委书记、政教主任、保卫主任、副校长、副书记等职务,与学生尤其是与学生干部打交道多,乐于与学生交流。但他也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该批评教育还是批评教育,也要学生写过检讨。老师正当地管教学生,当时可能有些误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长大了懂事了会自然明白,这点不用担心。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当年老师课堂上讲的那些知识、解的那些题,我们又能记住多少呢?而与老师的一席谈话,老师带领我们进行的一次活动如表演一个节目、举行一场球赛等却令我们终身难忘。这里涉及到教育范畴问题,传授知识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而教师行为与学校环境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对学生的成长或许起更大的作用。发达国家大多非常重视体音美等课程的教学,但不考级、为升学,旨在陶冶情操。国共两党在广州合办的黄埔军校和红军到达陕北后办的抗日军政大学,学制都很短,最长不过一年,短的只有四个月,能教得了多少军事知识呢?但它们却是中国战争年代将领的摇篮,是氛围的熏陶和师长的影响起了巨大作用。

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存在明显缺陷,造成了教育中厚此薄彼甚至本末倒置的现象。知识传授可以通过分数进行量化,而熏陶和影响是无法量化的,心灵的交流是无法量化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如何量化?中国基础教育有其优势,即个人、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都非常大,包括金钱、时间的投入和重视程度,学生基础知识都非常扎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开发与升级,中国这种教育比较优势会显得越来越微不足道。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创造性思维型人才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这样才具备真正的竞争优势。

虽然学校和教师个人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教育评价机制,但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学校当然仍不能放松教学,但还要注重人文环境建设,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创造一个更加宽松、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教师在上好课的同时,要多与学生交流,注重用言传身教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即明辨是非,追求真理,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不是好高骛远,它与扎实刻苦学习并不矛盾。相反,急功近利、成王败寇、精致的利己主义价值取向要不得!另外,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都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校友联谊会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能将校友联谊会办成招商引资会

因为政府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的校庆活动或校友联谊活动往往搞成了变相的“招商引资”,这样会把校友吓跑。投资不能感情用事,需要理性,企业家有企业家的考量,得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说校友不到家乡投资兴业就不爱家乡。企业家先是企业家才可能是慈善家。众所周知,当今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不好,很多企业经营都遇到了困难;有的校友还很年轻,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暂时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为母校为家乡做太大太多的事情……这些都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幸福人生有三个层次或三重境界:第一、物质需求,满足温饱;第二、精神需求,获得社会认可;第三,心灵需求,回报社会,安放心灵。要充分相信校友都有爱母校爱家乡的情怀,回报社会也是人到了一定层次后的内在需求。所以,对于校友捐赠不能搞道德绑架,这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2、校友联谊会是所有校友的家

前些年有几所大学的校庆做得不好,包括某个著名大学,在其校庆宣传册上搞了个“梁山泊好汉排座次”,校友按官阶大小依次排列(国外大学也宣传杰出校友,但以入校时间顺序为序)。一所理工科见长的大学却以培养了多少官员为荣,是封建等级思想余孽在作祟,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校庆和校友联谊会搞成“赛富会”“赛官会”,对广大其他校友是一种伤害。沙洋中学在八十周年校庆宣传方面则表现出正确的价值观,所宣传的杰出校友既有保家卫国的英烈,有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企业家,也有普通劳动者,并至始至终都在宣传“沙中精神”,重视文化传承。我们鼓励校友努力拼搏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成为杰出人物和行业佼佼者,但也要考虑校友的职业差异,虽有“行行出状元”之说,但在大千世界里,有人扮演的就是默默奉献者的角色,终其一生不可能做高官、发大财。这里有个哲学上的“度”的问题,平衡的问题。既要宣传杰出校友,也要平等对待作为普通人的大多数校友。况且,杰出校友也不是从天而降,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才行。

中国革命在艰难困苦中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巨大成就,其法宝就是依赖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那么沙洋中学的发展和兴旺,同样要依靠广大在校师生和所有的校友,靠少数人不行。沙洋中学校友联谊会是广大校友的家,每个校友回家我们都是欢迎的。

3、校友联谊会需要年轻力量

沙洋中学校友联谊会自从建立之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校友与母校的联系加强了,校友捐资助学增多了,烈士雕像塑立、梅花园建设、三回廊景观修缮、高三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空调更新等都是校友捐赠;学校现在也没有再花冤枉钱请那些伪专家到校讲学了,都是请我们自己的校友回母校给师生作报告,这样更接地气,师生也反响良好。学校贯彻教育以人为本,不仅关心在校生,也关心关注走出去的校友,哪怕时过境迁几十年了。教育的起点是爱,教育的过程是爱,教育的终点还是爱。当然这些工作毕竟处于起步阶段,其成果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要使校友联谊会的工作做得更好,还需要更加重视,首先是提高思想认识,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其次要加强力量,需要有年轻人参与。沙洋中学校友联谊会武汉分会就开了一个好头,今年10月20日搞了个“迎新”活动,在汉的老校友迎接今年考入武汉高校的新校友,对新校友是启发,对老校友是促进。另外,目前做校友联谊会工作的领导和教师都年龄偏大,将面临着退职与退休的问题,需要接班人。

当然,如果仅从眼前考虑,校友联谊会似乎可有可无,它既不能带来升学率的快速提升,也不能在短期内筹来大笔资金。在应试教育者的眼中,很多工作都可以不做,连“人”都是可有可无的,学校可实施工厂化管理,学生不过是解题机器和考试工具,教师可由生产线上机器人替代。政客把教育当作提升的阶梯,资本家把教育当产业赚钱,他们的共性都是追求短平快。而真正的教育家办教育,则是以人为本,传承文化,放眼未来。

沙洋中学是有着八十年光荣传统的历史名校,文化传承经久不息,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创下了辉煌。愿沙洋中学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新的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团结全体师生,凝聚广大校友的力量,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2019/11/10)

 (本文刊登于沙洋中学校刊《平湖》2020年上半期“臧否天下”栏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