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大话网络 |
在我的办公室里,尽管百叶窗紧闭,却依然抵挡不住窗外明媚阳光的恣意渲泄。而在我看来慧聪没有经历过互联网的严冬,我们这里一直都是春天。
上市时间表就是市场
我认为谁能成功地使用互联网谁就能挣到钱,有人说我这无疑是网络工具论的拥趸者。过去,慧聪国际资讯在慧聪网站、网刊、市场研究、广告代理等业务上的综合收入已达几亿元,而在今后,慧聪还将不断实现赢利。
而我的梦想是要让慧聪成为公众公司,去海外上市。市场表现好了,我们马上就提交。我觉得上市的目的有两个:一为改变激励机制,二为提高资金门槛。慧聪成立之初,就在公司章程里定下了全员劳动股份制的原则,如果公司上市,让几百名创业者手里的股权兑现,就会造就几百个百万富翁。同时,上市后可以做资本需求量更大的业务。
一年干了八年的事
我在1992年以14.8万元起家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慧聪会成为互联网的最大受益者。慧聪做的是信息,互联网这个信息巨无霸的出现让我又多了一条挣钱的路,而且是一条可以让慧聪快马加鞭迅跑的路。其实,早在1996年的时候慧聪就已经开始接触网络。瀛海威一开始做的时候,张树新找我们谈合作。我一盘算不合算:没有客户管什么用啊。当时的"慧网"是在互联网在中国渐成气候的条件下诞生的:1999年底,慧聪看到了互联网上挣钱的希望,开始向网络全面推进。要想挣钱先得搭钱,慧聪掏出2000万元再次触网。
互联网没有辜负慧聪
慧聪商务网用一年多的时间干了别人八年都干不完的事儿:与网站建设相配合,我们的商情刊物也一下子增加了15个行业,延伸到教育、医疗器械,以及电子元器件、消防等。现在,网刊每周出版近80种,此外还有双周刊和月刊,发行量上百万册。慧聪网站上同时也开通了横跨20多个行业的专业商务网,网络与刊物互为补充。 而我们所使用的互联网并不是对传统媒体的简单转换,而是要用互联网带来增值服务。比如通过统计用户对某一产品的点击数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告诉厂商哪种产品该淘汰了,告诉经销商最近该上什么货了……这就是我所说的增值服务。原来这一切要靠人的两条腿和一张嘴去完成,而互联网使得这类服务的成本大大降低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