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生成《节节高声》的最大招牌?
(2009-04-07 00:07:14)| 标签: 娱乐 | 
文/黄鑫亮
 
果然不出我所料,90后女生再次亮相于《节节高声》,士别几日,根本没有刮目相看,而是已经司空见惯。依旧是再度炮轰,上回是高晓松,这回便是王治平了。可以说自从那期节目90后女生现场炮轰高晓松以后,基本可以称得上是“一炮而红”了,就如同这期节目里90后女生穿的衣服那样红。
 
我也观察了这几期节目结束以后,一些人对于这档节目的看法,发现大家的视野都集中在了这位暂时“无名氏”90后女生的身上了,而对于本该是主角的选手们,仿佛并没有太多的讨论和评价,这样的反馈信息不知道对于《节节高声》而言,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过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还是希望让90后女生继续担任她的助理音乐官,但这档节目的名字就不一定要叫“节节高声”了,改一个“姐姐高声”也可以,因为从90后在节目里的发言来看,的确有姐姐级人物的风范;或者是改为“90后发声”,这样也许更直白,更能引起争议,至于发出什么声,歌声、质疑声、争论声,声声欢迎。
 
不过我并不像某些人那样认为这位90后女生是“没大脑和不高兴”才来大放厥词,相反客观而理性的看待这位90后女生的两度“发声”,的确尖锐快速的戳到了我们当今华语歌坛的两大软肋上,其一就是关于“口水歌”的问题(尽管我始终不认为有所谓“口水歌”的存在);其二就是关于靠脸蛋唱歌还是靠声音唱歌的老生常谈的话题。从中也基本可以看出这位90后女生的确有着一针见血的敏锐观察力。只是不知道一直在说“单口相声”的她是不是需要友情找一个对手,非90后能言善辩者即可。这样我估计对手越强这位90后女生也会遇强则强,继续着她更为犀利准确的“发声”。
 
只不过这位90后女生在具体说辞上的确如同曹颖所说的“很冲”,话一冲就会使良言也逆耳了。说实话,我听着听着也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比如这位90后女生说的所谓已经到年龄了就该做到年龄该做的事情了、他们这个岁数也该唱好歌跳好舞了之类言论云云,要是不知道此番言论发自90后之口,给人的感觉是倚老卖老听之任之也就罢了,但是此番话的确是来自90后的口中,不免让我等非90后们无比尴尬,就好比原本是父母喂饭给小孩子吃,而现在却成了小孩子拿着勺子对着父母说“爸爸妈妈,张开你们的大嘴,乖!吃饭饭了!”
 
所以看了这几期节目我也对于《节节高声》的节目定位产生了质疑,我个人的看法是浪费在这样无谓的争吵中的时间实在太多,相反留给歌手们的时间反而不多,其实我觉得即使对于音乐有所争论,更多的也应该从歌手之间展开,而非是从歌手的发言人或是助理音乐官中展开,后者最多也只能是一台节目的点缀。而我个人认为对于音乐的最好争辩方式就是用歌声说话,太多的言语争辩搞得像一个辩论会似的,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增加一辩二辩三辩最终总结陈词的环节。
 
90后女生会不会成为这档节目的最大招牌?抑或是去掉一个“招”字,90后女生会不会成为这档节目的“最大牌”?所以就看这位90后女生在一鼓作气、再而衰后是三而“竭”还是三而“捷”?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