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晓松遭90后炮轰的背后(图)

标签:
娱乐 |
文/黄鑫亮
高晓松被炮轰了,而且是被一位90后歌迷炮轰了,这位90后冀出“我是90后”的大旗之后,不知道高晓松的心底有没有颤上三颤,听闻90后无敌,年轻也无极限,这场唇枪舌剑尽管交锋的回合不多,但可以说是一场“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也是在周六下午吃饭的时候观看节目的我并没有意想到的一幕,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节目的可看性的确增强了,有争论才有看点!
《节节高升》的节目我看过两期,一期就是张亚东做首席音乐官,还有一期就是高晓松的这期。张亚东的这期似乎现场基本风平浪静,而高晓松来做首席音乐官却引起了如此轩然大波,在我印象里,高晓松的确是在优秀音乐人里面特能侃的一个人,之前也看过一期他参加的《零点风云》,里面他也同样是滔滔不绝。可说实话其实这期他参与的《节节高升》里并没有发表什么长篇大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场的歌迷的确很犀利,大有和高老师叫叫板的意思。
所以也就引发了这场没有硝烟却胜似硝烟的争论,争论的导火索就是在两首新歌——小文的《流着泪说分手》与龙宽的《醒来我的爱》较量结束后,高晓松作为首席音乐官比较青睐后者,那作为前者的90后歌迷在现场当然是要据理以争了,所以也就抓住了“口水歌”这一说话进行炮轰,其实就我个人看法而言,“口水歌”这一说法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我觉得在流行乐坛压根就不存在“口水歌”这一概念。
“口水歌”最大一特点就是流行比较广传唱度比较好,这不就是流行歌曲存在的一个最大意义吗?否则流行歌曲怎么样来体现其的“流行”呢?仅仅是在音乐人之间流行吗?也许某些所谓“口水歌”的歌词和曲调的确“口水”的可以,但是这也是广大听众的选择,下里巴人的歌曲其实并不比阳春白雪的曲子低下。
所以在我看来,90后歌迷和高晓松之间的唇枪舌剑其实是一场没有胜利的争论,因为各自的身上都有一件无形的盔甲在,“口水歌”这把看似锋利的剑“刺”过去也只能使自己的剑卷刃。所以这位90后歌迷所说的高晓松的《同桌的你》是“口水歌”也基本不成立了。同样我也并不认为《同桌的你》这首歌曲落伍了,能传唱那么久的歌曲本来就证明了无论是几零后,都有触动其心弦的感动,同样即使是现在,也还是有很多人在唱这首歌曲。
另外我说这场争论是无谓还有一大原因,本来作为首席音乐官就有独自一人裁决谁晋级谁淘汰的权力,而裁决的理由当然也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音乐圈里更是难分各家之伯仲,尤其是在两种音乐类型完全不同的情况下而两人又将各自的风格演绎的比较完美之时,所以这个时候大抵肯定是看首席音乐官的个人喜好了。即使哪位歌手自我感觉现场演绎比较完美但结果还是没能晋级,哪也只能怪自己为何没遇上喜欢自己风格的音乐官了。
当然有人觉得在实力相当的时候首席音乐官需要更多的从市场去考量,但是大家要知道预测未来音乐市场的偏好,并不是理性的预测就能应验的,未来的音乐市场走向谁也说不准。因为音乐圈子里只有暂时的伯乐,几乎不可能存在永恒的伯乐。所以我认为能打造出两位以上的成功歌手的音乐人几乎已经可以说是不错了。
所以我感觉在一定程度上高晓松和90歌迷之间的唇枪舌剑也可以说是一定程度开了先河,在以后的各种音乐类节目里的确需要评委和在场选手或是在场歌迷之间观点的碰撞,只要不人身攻击、不胡言乱语、不指桑骂槐、不故意挑衅、不扰乱秩序。
刚刚在写这篇文章不久前,我又看见了这位90后歌迷对高晓松道歉了,我真不知道您错在什么地方,都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难道没错也改也是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