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或者爱

(2011-01-15 16:01:38)
标签:

平静的忧思

评论

杂谈

分类: 《平静的忧思》评论

情,或者爱

 

上海 薛舒

 

倘若用一个词来描述方心田的文字,那么,我会别无选择地说——文如其人。

倘若需要通过描述方心田这个人,来概括他的文字气质和风格,我就无法仅仅用一个词汇来表达了。当然,我是基于见过他的人,读过他的文,我才觉得,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有时候,读散文,是要在认识了作者后,才会读到骨髓里去的。或者,反过来说,有时候,认识一个人,需要读过他的文字,才能真正了解他。

我读过方心田的两本书,《无语的乡村》,《平静的忧思》。

我必须十分自我地承认,在《无语的乡村》里,我只是看到一个简单呈现的男人,一个从乡村走入城市的凤凰男人,一个有着故乡情结的乡愁男人,一个习惯于触景生情而忧国忧民的知识份子……这是一个最简洁的男人,一切成功男人愿意、或者敢于以如此特征流露的表象,在《无语的乡村》里尽显。可是我总觉得,他隐藏了什么。因为我见过他,因此,我不满足于这个“纯洁”的文本。这个纯洁的文本,恰是以青绿色的封面,昭示着它纯洁的生机。

或者,他未必隐藏,只是多年前,未及不惑的男人,也还青涩,他复杂的内心亦是无从复杂地表达,便只是愁,温暖的怀念、柔软的眺望,静静的期待,如此单纯。

拿到《平静的忧思》时,我笑了。似黄非黄的封面,两条曲线,仿同两条永远不交汇的小路,伸向远方。彼时,依然觉得简单,然而,我还是看到了隐藏在简单背后的复杂,无以名状的色彩,以及无尽延伸的小路,意象空灵,亦是复杂之后的澄清,不是吗?

果然,我在这部书中,读到了另一种声音,经过岁月沉淀,一种依然被他轻轻掩饰,但已然跃入我视野的流露——情,或者爱。

我总是习惯于用小说的眼睛去看非小说文本背后的情节,这是我经过多年戏剧性矫正的视力所及的普通人生,况且,我们总是说,人生如戏。

如果把《平静的忧思》看作一部带着诗性的系列风光片,我们不妨可以做一些截屏,用断章取义的方式,八卦地理解其中的一些句子。

“总以为你是我的终点,结果你是我的驿站,也许我的前方还有驿站,也许永远没有驿站……”——《在路上》

让我们“拥有一颗不肯媚俗的心”,去吟唱一首不肯孤独的歌。——《没有爱情的人是可耻的》

鲁迅有了许广平,沈从文有了张兆和,萧红有了萧军,巴金有了萧珊……亲爱的你,在今生,谁将为你筑起永远的风雨茅庐?——《今生,谁为你筑起一座风雨茅庐》

当众多的人都在白蚁一般吸食异性的肉体之欢时,我们要冷静自己的性灵,去觅寻情感森林里的爱之响箭,即使终生无求,也无悔信仰。——《冲出人生的缩减漩涡》

……

截屏的好处在于,不必过于精确地解释这组具体镜头背后的深刻意义,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去解读主人公的内心。他总是像一枚被故土的绳索牵系着的风筝,他也是一个愿意让灵魂流浪的人,一个纵使生活竭尽简单也愿意保有精神自由的孤独者,一个温驯而柔情满怀的倔强的人,一个拥有爱、也爱着什么的羞怯之人……在这部叫《平静的忧思》的书里,方心田让这样一个复杂的男人流动了起来。已然存在于城市的男人,首先必须返乡,其次必然反思,这其中,我最有兴趣探究的,恰是他随意丢撒在情感角落里的几篇花瓣,几缕情思,几许默默的怀念。他因此而变得更加丰富,犹如他自己所言:没有爱情的人是可耻的。尽管他依然内敛,但我看见了端倪,爱情的端倪。

好吧,现在我来说说我所见到方心田,就四个字:人如其文!

人如其文啊!儒雅,温良,善意,随和,静静的目光里,偶尔闪烁几朵灼亮的光芒。我总是想探究他的爱情世界,可我只能在《平静的忧思》里找到几个断章取义的截屏,而我用这些镜头,想象到这样一个场景:

男人,独守书房一隅,只身浪迹天涯,读万卷书,觅一知己,只是为着心中的爱。这爱,是故乡,是亲人,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女人。

我想,我就是愿意这么八卦地来看这本书,这本其实充满了知性以及浪漫情怀的散文集——《平静的忧思》,恰是一个被世间公认的才情美男子,如此标志。当然,我说的是书。

 

 

 

薛舒,上海人,专业作家。博客:http://blog.sina.com.cn/xueshu1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