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注:今天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我在网络上遭遇了两件小事,一闷一喜。上午,见一个《盘点近年来报刊上的政治性文字差错》的帖子不错,就转发到博客,作为编辑镜鉴,引以为戒,没想不多久就被网络城管驱赶到“回收站”,然后又被删除,尸体遭灭迹。难道一个编辑想吸取点编校差错方面的教训也不允许吗?郁闷!郁闷!好在西安燕飞来同志马上给我发来一篇随意之贴,言我人,说我书,于是转闷为喜。以下就是她的博文,请诸友一览,以庆新年。
这几天要看这本书
西安 燕飞来
上班时间,一个陌生的电话打了进来,说是给我送快递的,问我家为什么没人?
这个问题问得我语塞,我家没有人,我应该为此负责,可是,这个真没有!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大白天的,谁会在家啊!她说有我的快件,是南昌来的。
我马上猜到是书,是方心田寄来的书!
晚上从传达室拿到快件,回家打开包裹,果然是方心田的大作——《平静的忧思》。
最初认识他的时候,他不叫方心田,而叫“无物之阵”,是在西陆的“听涛阁”。对了,我是玩论坛出身的,在许多论坛上都有过身影,结交下无数的朋友。听涛阁不是最火的,但有许多朋友至今还保持着联系——在群里。大家可以经常不说话,也可以一起涌出来交头接耳。在群里,他既不叫方心田,也不叫无物之阵,而简化成“无物”二字。无物,他的名字,或者他的代号,反正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方心田,但一定会知道无物或者无物之阵的。
与无物有过两三次线下接触,第一次是在西安,他与同事出差来西安,单独出来会朋友,约我们见面,一桌子坐了12人,都是他认识的——熟悉网名和作品。
那天无物的兴致很高,挨个打通关,把依白提来的两瓶太白酒喝光了,还要了酒店的一瓶。那天我的一边坐着双蝶妖姬,一边坐着素手挽尘(又叫紫藤)。双蝶妖姬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红。那是一件红花的、非常入时的长裙,配着她高高的身材,红得靓丽动人。紫藤和双蝶一般都是比较文静优雅类型的。紫藤恬静又娇弱地一笑,叫声姐姐,就把杯中喝不完的酒,都倒在我的杯里了。我那时相对年轻还比较豪爽,就痛快地把杯中的酒全部喝干。第二轮的酒,紫藤把小部分倒入双蝶的杯中,双蝶又把她杯中的大部分,都倒进我的杯子,结果无物来陕,我倒喝了不少。
当然喝得最多的,还是无物,因为他在打通关,而且与每个人都要喝一杯。在坐的山妞,既能喝又喜热闹,还在中间与无物碰杯几次,依白为了尽地主之谊,也有几次与无物对干。结果是无物最先醉倒。
开始无物用满杯子碰酒,大家全都以为他很能喝,几个小时后,他突然倒地时,都有些不曾提防的惊慌,依白说:我们没有劝他呀!是的,我们喝酒都是按自己的量,提杯归提杯,但喝多少,还是自己说了算,没有人勉强干杯非要喝光的。后来是依白开车送无物回到宾馆,还给他洗了弄脏的T恤。这次见面,给在座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聚会,依白总说,无物真是豪爽!可惜后来依白英年早逝,听涛阁失去了一位好兄弟。
第二次见面是在江西,无物邀请大家参加笔会,听涛阁是个文学论坛,里面聚集着除我这样不懂文学又好凑堆的人外,还有一些是专业的文人,所以他在邀请专业人士的同时,也叫了我——鱼龙混杂这个词古来就有,我混一次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那次参加聚会的露西宝贝,真名叫薛舒,文字经常见诸各大文学杂志。我与她也是在听涛阁认识并成为好朋友的。
在江西的那次玩得真好啊,去了我一直想去的婺源,还爬了铜钹山,更有与露西宝贝把酒言欢,同室而居说了许多的悄悄话。还有与兰室和慕枫还有无物一桌打麻将——四个不同产地的人打麻将,矛盾多到可以吵架,慕枫一再批评无物的规则不正确,无物据理力争,我与兰室坐山观虎斗,待到矛盾激化时,再跳出来和稀泥,麻将就是在这种打斗中坚持进行了几个小时,中国人的耐力在此可见一斑。感谢铜钹山小小的宾馆里有这种玩意,让我在单调又繁忙的工作之余,有这么一次快乐的经历。
露西宝贝的金嗓子让我们在旅途中没有一丝儿空闲之感,车在行进时,几小时的空档,除过几个人妙语连珠的逗乐,就是宝贝给我们唱歌。在酒桌上,也有宝贝给我们尽兴——凡与当地领导周旋我们不想喝酒时,就让宝贝唱一句。要知道宝贝的金嗓子那个杀伤力才叫大啊,许多以为千杯不醉的豪杰男士,在听了她的歌声后,就醉倒了。
至今记得铜钹山管委会的徐副书记,他在送我们上山的路上,谈了对铜钹山的发展设想,说到发展地方经济的远景和眼下的困难,既心有戚戚,又信心满满,让我见识到,基础干部,还有许多是这样的,有着事业心的,想为群众办好事的。管委会书记毛小东,也是这样的有事业心的人。离开该地快一年了,他还打电话问,能不能给他们那地区写一篇宣传文章。
我与无物之阵是因文字而结识的吗?我从来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论坛上,虽然大家都有文字“发表”,但更多的,是友情。我与露西,就是因为她发了好看的文字,我写了长长的评论——还不如说是调侃来得准确——于是我们认识了。我与宝贝,曾经撕心撕肺地谈过许多东西,谈得起劲时,我曾伏在键盘上大哭。
与无物之阵,或者方心田,倒没有这么深的交往,但他是论坛的常客,我是论坛的总管——其实我就是西陆网站当时的文学与情感社区的总编辑,只不过经常在论坛里客串文字爱好者罢了——对经常上网的人,尤其是能写文章的人,更留意一些。自从在西安聚会、且无物喝到大醉后,我们仿佛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好朋友,虽然经常不说话,但有事时,打一声招呼,大家都会尽心尽力帮忙的。
网上的高手很多,许多文章出人意外,作为编辑,我对好的作品都会推荐,能记下名字的,也有几百人,倒没有觉得无物的字有多少特长。
收到无物的书,随手打开一看——这些年我收到网友的书很多,这是我珍贵的纪念——那段文字很好看,就看了一段,因为老公喊吃饭,就丢了书在一边,心中却在想,这厮,何时把文章做到这般田地了?
昨天晚上,把茶几上的书,翻开看了下去,且一连看了几篇。最近因为眼睛不好,晚上一般不看东西,但那书上的文字,很有吸引力,不知不觉就看了半个小时。
露西宝贝的第一篇文章吸引了大家,读得意犹未尽,都等她的作品再次出来,第二篇,却有很多人读不下去,我就是这时写的评论。开头是,乍看宝贝的东西,看不下去,闭上眼睛想了一下,就调整心态,把看文的心情调到看印刷品的频道,于是顺畅地看了下去。马上有人跟帖,说很对,他就是用看网络文章的心情,所以看不下去——网文阅读要快,重视情节,或者思维变幻,印刷文章则不一样,读着要能引起别人思考,或者让人欣赏,或者慢慢地看故事。露西的第二篇故事,是在传统文学期刊上发的,一则上海的老故事,当然不能用第一个“鬼故事”那样的心情去读了。而网上,前两段不能吸引人,读者就会关了页面,另作选择了。
无物之阵、方心田老师这本书的文章,都是很适合躺在沙发上,慢慢地品味和欣赏的,文字优美,情节有张有舒有回忆有联想,能把读者带到一定的情景之中,或者让读者也想起一个美好的经历,这样的书,才是有营养的,至少可以翻着看几篇的。
听涛网友赵妙晴的书,我用了几个晚上看完,芳邻的书,我在北京也经常翻阅,这本方心田的《平静的忧思》,也可以让我度过几个美好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