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了故乡,故乡的山山水水还是像老母亲一样,永远那么安宁和慈祥。
蛰居于都市,混杂于人群,堆积日久的心灵蒙尘,一度差点窒息人生。而今,蒙尘却被满山的芭茅一扫而尽。
老岳母八十多岁了,还天天上山下田走几遭。看着她佝偻的瘦小身躯、不再灵便的一双小脚,缓缓移动在碧绿的菜地里,我的眼眶就湿润起来。我仔细数了数,在她的二分菜地里,竟种了油菜、包菜、菠菜、雪里蕻、小青菜、大白菜、萝卜菜、菊花菜、大蒜等多个品种,宛如一个和睦相处的蔬菜之家。她就是这样,一年四季不停地播种、间苗、锄草、施肥,摘花生、挖红薯、拔萝卜、拾稻穗、捡柴火……我们每次回家,都要带一些她老人家亲手种植的蔬菜瓜果,虽然我们嘴上说不要不要,其实我们很想要——千金难买的零污染食品啊!
我那年过花甲的母亲也是一样,稻田都承包给别人了,只给自己留下了几分种菜的地。年复一年,儿子们长年在外捞生活,孙辈们也大都在四处读书求学,她就在老家领着最小的孙子,波澜不兴地过池塘一般的日子。对于她来说,闲暇的时光很多,她将一半挥洒在自己肥沃的菜地里,终年呵护着各色菜蔬,而将另一半打发在年老亲邻聚居的牌桌上。我每次回家,都劝她闲暇时可以娱乐娱乐,输几个钱不要紧,只是不要过度,别伤了身体和心情。
临别时,母亲从地里刨出几根埋藏的甘蔗,拿出一袋新鲜的辣椒,还有几罐咸菜,让我们带回城里,还说:马上要过年了,你们可一定要回家来过……
如果把故乡比做一块精神的麦田,那么母亲们就是麦田里永远的守望者,我们就是那时不时要回来啄食、饮水、撒娇、奔跑、安眠的永远的孩子!

在夕阳的陪伴下,在故乡的山坡上,我一向冷寂的心突然变得温暖无比……

黄的田野,绿的菜地,白的房子,青的山坡,还有那蓝的炊烟,织成了我心头永不褪色的一个梦境。


出南昌向东,入进贤地界,过军山湖,就听见鄱阳湖微微的喘息了。上池湖堤,则可以亲睹鄱阳湖边缘的苍茫风姿了。举目了望,自然的苍茫和生命的希望,无不让人心潮澎湃!


万年县齐埠中学是我初中母校。看到她一边教学生种植养育身体的荞麦,一边教学生追求滋养灵魂的文化,我很欣慰,也很感动。母校远离闹市,安居山野,已经36年了。我要衷心地向那些耕耘于此地的老师们表达深深的敬意!


夕阳西下,时光如斯。当年的教室已拔节长高,当年的操场已不再泥泞,当年的小树已亭亭如盖,当年的种子已茁壮成长……漫步校园,一份希冀依然年轻!
(图片均为博主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