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到的眼光 别致的选集

标签:
张守仁作家出版社散文新书育儿 |
分类: 书评 |
作家出版社推出了一本精装本的《世界美文观止》,洋洋大观,气度恢宏。虽然各种散文的选集多的不胜枚举,但这一本我觉得还是很有可圈可点的特色供读者参考。大体说来,一般的散文选集,要么是国外的,要么是国内的,要么是中外的,而这一本,却是涵盖古今中外的散文选萃。从内容上说,选择的空间比较大,也就是说,内容比一般的内容丰富一些。另外,此书突出的是“美文”的性质,那么,它和一般的散文选萃又稍稍有了区别。
这套散文的独到之处,显示的是选家的审美眼光和审美趣味。而这本书的选编者,是张守仁先生。张守仁先生的身份是多重的,首先是翻译家,其次是散文家,最后又是编辑家。他一生都在编辑大型文学期刊,且多次担任国家文学大奖的散文评委。可以说,已经超过八十岁的张守仁先生,一生都在读散文、写散文、编散文,集一生的经验和智慧乃至心血编成这本别致的散文选,这样的评价一点也不为过。而对他本人来说,这恐怕是他读写编经验和心得最为集中体现的一本书,所以,他很看重这本书,用他的话说,这本书是从一万多篇散文中选辑出来的。
散文一向是我的偏爱,我最喜欢的是外国散文部分。这本散文中外国部分和我发生共鸣的是蒙田,乔治·吉辛,邦达列夫,东山魁夷,阿索林,黑塞,泰戈尔,纪伯伦,巴乌斯托夫斯基的散文。令人惊讶的是,此书中选取的列夫·托尔斯泰的《牛蒡花》,是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哈吉穆拉特》中开头的那一部分。可见,选编者的视野是广阔的,它体现了张守仁先生在阅读中的积累和沉淀。像他这样的选法,在一般的散文选集中是不大容易见到的。尤其是对不阅读托尔斯泰的那篇小说的读者而言,几乎没有机会领略到这篇几乎可以独立出来的美文。外国散文中选取的作品,共覆盖三十多个国家。其中,朝鲜,韩国,南非这样国家的作品也有入选者。我觉得如不是一本书的限制的话,编选者编选的范围可能还会大一些。因为空间的局限,编选者不得不忍痛割爱。
中国部分,从古代一直到当代。古代和现代的作品,大都是流传很广的,基本上为读者耳熟能详的篇目。很多都是中小学生的课本里面出现的。这样说来,编者考虑了作品的权威性和流行性,更重要的一个意图在于:这本书是编选给青少年读者阅读的。编选者和出版者都没有说明,但这种意图非常突出。编者以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作为编选的原则,所选入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美的,善的,真的,那些颓废的作品――无论多么优秀――都不会被选入其中。我想这是作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则。从现代到当代,作品的选择很能显示出编选者的眼光,虽然有的作家我们同样很熟悉,但所选的作品就不一定熟悉了。因为作者紧扣的是“美文”的主题。在这一部分中,编者从胡适一直选到80后的作者。其间的跨度不可谓不大,很多代作者的作品都有选入。像不为大家所熟悉张玲的《偶象》(我指年轻的读者),能被选入不能不说是选家眼光和魄力的体现。
《世界美文观止》所选的美文,短小精悍,文章都不长,做晨读的范本,都非常合适。更重要的是,编选者张守仁对每一篇作品,都有独到的点评,那些作者的简介,都是他本人整理的。他把阅读的经验、写作的经验、编辑的经验、翻译的经验都融进这五百多字的评点之中了。比如冰心的《我梦中的小翠鸟》,张守仁评介的文字都超过了原作品。编者说:“冰心这篇短文,不到400字,但余味无穷。她90岁以后的散文,如《霞》《我的家在哪儿》都只几百字,文短情深,文字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如果他没读过冰心的其余文字,则不可能写出如此的评价。总之,这是一本具有独到眼光的、别致的、含金量很高的散文选集,我愿意向读者推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