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读梅
(2014-02-04 14:44:24)
标签:
梅花苏州广州朋友植物育儿 |
分类: 散文 |
那一年,我去了苏州。
见到好朋友、童话作家王一梅,她很神秘地说:“我带你去一个好地方!”
什么好地方呀?我有点发急。
她咯咯咯笑着说:“到了,你就知道了,暂时保密。”
她对和我同来的女编辑耳语了一通,然后两个人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后合。
我嘟囔道:“真有失淑女风范。”
结果,她们笑得更开心了。我终于明白了,她们是故意逗我开心呢。于是,我正襟危坐,假装很淡定的样子,望着车窗外的风景。
小车沿着太湖的公路一路疾驶。王一梅开车,我很诧异,她怎么开得那么狂野,像个性格狂野的毛头小伙子。三个女人,唧唧呱呱,一路说一路笑。只有我沉默不语,假装深沉。
小车驶到一个山脚下,王一梅说:“到了,请下车吧!”
到了?
青山苍黛,缠绕着一些细细的雾霭。这里刚刚下过雨,空气很湿润。山脚下有个寺院的大门,那条大路干干净净的,像一条白纱一样。
有点冷。
我跺着脚,忍不住大声嚷嚷:“一梅,你带我们干什么?你不会是把我送到庙里当和尚吧?”
三个女人又是大笑了一通。
王一梅笑着说:“对呀,我们三个正是来送你出家的。”
开心够了,王一梅才认真地对我说:“你不是总嚷嚷着说要看看梅花吗?每次来,你都错过了梅开时节,这一次,你赶上了!”
啊,让我们欣赏梅花来了。呀,可不是嘛,这儿是一大片梅林。星星点点的梅花,像宝石一样点缀在梅树的枝头。虽然还不是梅花全盛的时候,还不能叫花海,最起码可以叫花湖了。
我甩开那三个女人,独自一人去欣赏梅花了。欣赏优美得风景,有时候和读一本好书的感觉差不多,不喜欢被人打搅。
我仔细地观察着梅花,但有点失望。我犹疑地问王一梅:“这就是梅花吗?”她说:“是啊,真正的梅花。”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沮丧,因为这梅花,和我们家乡的杏花太相似了。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二者的区别。在我的想象中,梅花应该是红色的,但眼前的梅花是白色的。再仔细看,才发现这梅花的花瓣比杏花的花瓣更粉更润些。那些含苞待放的梅花,以及刚刚开放的梅花,背面有冷幽幽的绿光。这绿光会让人想起湖边的青苔,想起蒲松龄笔下的聊斋故事。似乎,那里藏着一个绿色的精灵。这种感觉,杏花是没有的。杏花的花瓣很干,像人冬天的皮肤一样。而且,杏花的花瓣似乎比梅花更薄一些。
如果用女子比较,杏花更像病态的艳丽女子,梅花更像丰润健康的女子。
如果梅树的叶子能够舒展开来,我一眼就能分辨出杏花和梅花的区别了,尽管说我没有见过梅树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但杏树的叶子我闭着眼睛也能摸出来。那叶子圆圆的,几乎和杏一模一样呢。
山脚下很幽静,三个女子也安静下来,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雨气和梅花的香气。这一份宁静,没有人舍得打破。这寂静,这寂寞,多么高贵而又超脱啊……
数年过去了,不料,去广州出差的时候,一个杂志社的编辑又陪我去欣赏了一下梅花。
按理说,北方正是最寒冷的时辰,可是,在广州这里,紫荆花开得正艳。太阳暖暖地照着,人都变得懒洋洋的,好像,已经是春天了一样。
我们去参观的梅林,真是热闹,小摊很多,电子音乐惊天动地。梅林的旁边,还有草莓可供游客采摘。这是人工的梅林,喧哗,热闹,嘈杂。一切都显得乱糟糟的。
梅花盛开到了全盛的时候,枝头上尽是梅花。不知道为什么,一点也没有诗意的感觉了。如果说苏州看到的梅花和杏花仅仅是相似,那么,这里的梅花就简直是杏花的孪生兄弟了。如果植几株杏树混杂其中,恐怕没有人能分辨的出来。
好像,这里的梅花,没有苏州的梅花大。也没有那份粉和润的感觉。这里倒不像是欣赏梅花的所在,反而像是拍戏的场地,来来去去的人都像是群众演员。
我想靠近梅花,仔细观赏下,但发现这里蜜蜂很多。我心存畏惧,大约儿时被土蜂和马蜂蛰过的缘故,我不敢挨这些家伙太近了。但我发现,这些蜜蜂细长细长的,好像是野蜂,都像面黄肌瘦的饿死鬼一样。家里饲养的蜜蜂,都比较丰满,像壮实的小伙子。
我兴趣寡然,看来,欣赏美景不仅需要好的心境,而且还需要好的陪衬的环境。
我给王一梅打了一个电话,问了问她最近的情况,在写什么作品,在读什么书等等。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有机会,还想去苏州看梅花。那里的梅花,和诗歌最近,和童话最近,有一种世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