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淘来淘去:淘书的故事

(2007-03-20 23:24:44)

                 淘来淘去:淘书的故事

                                 安武林

到北京三年多了,还是徐志摩的那首诗的感觉: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

    搞不清东西南北,看不到天晴天阴,所以在很多日子里,我都像一只猫一样在办公室里耗着。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买了上万册图书以后,购书的观念一下子变了。总觉得新书像涂脂抹粉妖艳无比的女人,少了很多质朴的东西。偶然间,想起在西安,济南,在上海,在南京淘书的情景,觉得甚有趣,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本书后面都有温馨的细节。

    而记忆,总是喜欢被点燃。

    于是,我决定重温淘书的乐趣。我在网上,先搜寻了不少淘书的好去处。然后,再想和什么人一起去淘书。因为,快乐需要人分享和交流。但是,找什么人呢?同学都有家,是不行的,更何况他们没有这个爱好。而作家和媒体的朋友,他们都是很忙的。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在网上发个帖子,帖子的内容如下:

                        安武林: 征北京书友一起淘书    

各位朋友:
   在京漂泊二年有余,惟一心病难除。北京淘书之处不少,但敝人一处未曾去过。原因是:1 地形不熟。 2 忙得不知道在忙些什么。3一人淘书无趣。
   故现征周六周日有空的书友,携敝人同去淘书。
   谢谢。
  

      帖子在天涯网站上以实名的形式发出的,后来有好几个人在网上给我发短消息。大约是六女一男。我承诺的条件是,周六或周日带我去北大淘书,我管饭管路费。在这些人中间我选择了唯一的男性,他在北师大读硕士,青岛人,当过老师。我们之间在网上寥寥数语,便知他是个书生意气味道很浓的人。那天,我们真的去了,这个朋友带着一副眼镜,身材偏瘦,儒雅,喜淘书。没想到,一见如故。如果说从马甸到北大是一段小小的旅程的话,那么他就不仅仅是一个好的向导了,而且是个好旅伴。由于爱好不同,他只淘了两本书,我淘了两大袋子。他还热情地帮我拎书。有趣的是,我正在和郑渊洁合作做5本书,没想到还淘到了一本他1983年出的书。这算是意外收获。

      之后,他又介绍了几个在网上开书店的朋友。他们都是颇有名气的,而且经营的规模不小了。我们还去过万圣书园,而万圣书园就在北大教授曹文轩家的门口,所以,此后到万圣书园大多数就是我独自去了。但我有一个小小遗憾,就是没去过潘家园。他说,我会带你去的。不过,你要准备一个手电筒。我大惑不解,淘书又不是盗墓,干嘛要带手电筒?他说,我们四点钟出发。我听了不敢说毛骨悚然,至少是倒吸了一口了凉气。有趣。

     那天,我们真的是四点钟出发的。潘家园那里黑古隆冬的,只有手电筒虚弱的光在闪闪烁烁,鬼火一般。我们都忘了带手电筒,只好借光,跟着有手电筒的人走,人家蹲下我蹲下,人家站起来我站起来,有点像特务跟梢。非常不幸的是,那一天是2006年北京最冷的一天,所以记忆犹新。我不停地跺脚,暖手捂脸哈气。巧的是我淘到了一本已故科幻作家郑文光先生的《鲨鱼侦察兵》。中少1979年出版的。我和杨鹏正在主编一套少儿科幻的书,其中就有郑文光先生的作品。那天,我有幸结识了一批喜欢淘书的朋友。

    淘书之乐,重在一个淘字上。如果没有这个淘字,便会少了许多许多苦乐故事。人生交友何尝不是如此?写书,读书,藏书,评书,买书,淘书,一生都和书有关系的,不知道别人和有多少关系,但我很鄙视和书关系少而又少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