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终于完成了曹文轩的第一本赏析,发给他了,让他过目。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联系不上他,他告诉我,刚从德国回来。
曹文轩的作品,我细读了,发现自己很喜欢。他在语言、技巧方面,堪称小说大师。
与他交往,觉得他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对别人充满了理解和体贴。
我作为一个编辑,觉得和他这个作家打交道,他是最好打交道的一个人。对编辑非常尊重,对编辑的意见,也非常重视。
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到北京少儿出版社,我去看望过他好几次,但每一次,吃饭的时候,都是他请客。那种不容置疑的声调和语气,让我根本无法和他争执。
他的声调和语气中间,有很多重意思。
他是老师。二,他经济状况比我好很多。三,他是比我强许多许多的作家和评论家。四,我是去看他的,他要做东道主。
于情于理,他做的都无可挑剔。按理说,我是能报销的,我代表出版社请他,但是,我却在他坚定的语气和手势面前,让步了。
在他的客厅,看到他那么多好书,总是很激动。总忍不住要抽烟。他会很体贴地拿出烟灰缸。这个细节很令我难忘。
我当年写过一篇《曹文轩的风度》的随笔,报社的编辑要让他过目,可能觉得我的有些言词不是很恰当,有些细节也不适合,所以,要让他看看再决定发表。
曹文轩问:“谁写的?”编辑说:“安武林写的。”
曹文轩说:“安武林写的啊,发,我不看了,你们也别改他的文字。”
这种信任很令我感动。事前,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并没有让他看。他是发表后看到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