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徐工并购案的讨论又涉及到了我反对凯雷控股徐工的动机问题。有些观点必须澄清:
一、尽管非常希望能够收购徐工,但收购徐工并不是我引发徐工收购案讨论的动机。道理很简单,假如我以收购徐工为动机,显然我的行为是愚蠢的,这样做只会增大收购徐工的难度。
二、我引发徐工收购案讨论的真正动机是:把徐工收购案作为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展开一场严肃的讨论,希望大家思考四个方面的问题。
1、如何认识国家的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如何在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和并购中兼顾国家的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如何建立可靠的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管理机制?
2、如何保护和培养中国拥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做大做强民族企业,将中国建成一个创新型国家?
3、从产权交易层面如何建立规范的国有资产交易程序,确保国家利益、行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不受损害?
4、为什么只对徐工收购案发表意见,是因为我太熟悉这个行业、太了解徐工的价值,知道它对国家是何等的重要、它的交易价格是何等的不合理。最重要的是,如果作为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都可以被外资控股的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阻止行业里的任何其它企业做同样的事情,也就意味着行业有全面失守的危险。
三、为什么要提出收购要约。道理很简单,我们只是想向社会表明,三一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破坏者”,更是一个负责任的合作者。
其实向文波的动机不重要,关键是他所谈论的话题是否有意义;三一与徐工的纠葛也不重要,因为充其量不过只是一个交易;更不要一味打口水仗,否则,就降低了这场讨论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