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缘何沦为了权力的“雇佣军”?

(2013-10-19 00:11:56)
标签:

杂谈

学生缘何沦为了权力的“雇佣军”?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作者)

这两天,两则校园新闻走火网络。一是某高校的“比穷”演讲赛,一则是学生参与强拆。据新华社电,贵州航空工业技师学院学生被强迫参与强拆。参与强拆的学生着黑色特警服,每人每天享受80元的“工资”。事件曝光后,贵阳市观山湖区委政法委书记刘光祥等干部发布不实消息遭下课免职,校方也利用一校多名之便矢口否认,并放言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学生被拉出校门,用于装点门面或者助阵、造势,不始于今日。商业庆典需要学校的鼓号队造声势,少不了学生的身影;领导到访,需要学生手持彩带当空舞;产品推销,需要学生发宣传单......学生过早的“社会化”、工具化,早已见怪不怪,但像贵州航空工业技师学院学生,被冒充成特警参与强拆的,可谓为所未闻。因为罕见,所以生猛;因为狂野,所以狗血。

该不该这般把学生当工具使唤?这种狗血行为是否玷污了教育?该不该让一颗颗尚且稚嫩的心灵,接受世俗权力的淘洗?应该没有争议。作为学生,一次为商情造势、为权力显贵的出行,也许能够带来释放课业压力短暂的清闲自在,80元的微薄进项,兴许能够缓解一时的生活之虞,但这都不能证实这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伪命题。凡事则行,必有行的理由。那么,学生沦为“雇佣军”又有哪些缘由呢?

教育要服务于社会、受教育者要接受社会锻炼,怕是最能出彩、最站得住脚的理由。这种意识主张倒是冠冕堂皇,只是行为方式走向了教育终极目标的反面,当教育仅仅是锻炼,教育的目的就是谋得一个体面的、收入可观的岗位成为社会共识的时候,没有多少人顾及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接受文化的滋养、良好人格的养成的内核,一切有违这一目标的教育,都是对真正教育的背离。而“雇佣军”的“充军”过程,接受的恰恰负面形态的熏染。公众有理由发出疑问:长期受雇于商家,为商业行为吆喝助阵,“花朵”们会不会形成对金钱的膜拜?一味地为领导献歌、献笑脸,幼小的心灵里,会不会生出对权力的羡慕?贵州航空技师学院的学生,三番五次的冒充“打手”,他们是否会崇尚暴力的红利,从而心生一拳打天下的戾气?

也许,这些不会在“出让”方和雇佣方的考量之内,当教育只是权贵眼中创收政绩的工具时,学生乃至学校沦为权力的“雇佣军”,也就在所难免了。至今也没有多少学校觉得这种被利用的不正当、不正常,因为“教育要服务”的偏狭认知,在已经为学校、社会所认同。如果有媒体跟进,问问贵州航空技师学院为什么如此“开门办学”,想必答案不会出其左右,对贵州航空技师学院来说,当辟谣的信誓旦旦被戳穿之后,总得有另一个解释来圆谎。

显摆的权力总是习惯于前呼后拥,教育者的媚权、媚上、媚俗,则是学生被雇佣的第二个缘由。中国官员的身份意识从来都不曾淡化过,出行讲究车马,讲话要有高台,现身需要环境的衬托、渲染,孩童们就是绝佳的人选。官员身份自身认同形成的思维习惯,将所有的捧场、铺垫当成了的天经地义的显贵,所以,我们经常能眼看耳食到学生暴晒在骄阳下、站立在暴雨中,迎候领导走进能遮风挡雨主席台的熟料,而校方也乐成其事,学生的一次出行,就是一次学校品牌的推销,抑或也是一次对权力的献媚。需求双方的契合,看似形式上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实则是受媚、献媚双方功利的握手言欢。至于贵州航空技师学院允许学生的被雇佣,是否存在校方对权力的挤眉弄眼,一看便知。

其三,教育和权力的跑偏,是学生沦为“雇佣军”的第三个缘由。当下的职业教育进入了恐慌期,生源少、学生素质差、专业与产业脱节。同时,学校在银两不多的情况下,利用学生创收,入学门槛费,就业收出门费,也算不上秘密。即便是沾沾自喜的高就业率,也难以掩盖自身发展的顽疾,更不可能成为止血的创可贴。所以,学校在诸多的无奈中,有效地选择学生的就业出口,成了最高目标。尽管贵州航空技师学院的官网中,突出了“德技双修,知行合一”的校训,但包括该校在内的所有职校,没有更多精力、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所有学生塑造成品德、技能双优的产品。当职业教育离开了政府层面真正意义上的关心,职业教育工作者只在学生的就业上做文章,学生就没有良好的德性抵御80元“充军费”的诱惑。这不能说不是教育跑偏轨道的过错。

至于政府热衷于雇佣童子军参与强拆,既是公权的滥用,也是对学生的玩弄,更有金蝉脱壳的心计。公权人物不会不知道,对实施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尤其是执法者,有严格的身份要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故意给学生套上特警的马甲,一则狐假虎威,在气势上造成威慑;二则是权贵谙熟于“临时工”技法,一旦祸起萧墙,便可用替罪羊作危机公关。

教育与权力场是两个场域,学生与特警是两个不搭界的身份,教育不能成为权力的奴才,学生更不能成为强权的打手,只有权力把教育当事业看,把学生当国家的未来看,学校抱定教育的宗旨,教育才得以成为真正的教育,权力才不至于不张牙舞爪,舍此,学生充当“雇佣军”,就决不会止于今日。

 

相关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13-10-18/023928463569.shtml

 

 【本博客忝列博联社实名博客首页“视点”栏目头条】

学生缘何沦为了权力的“雇佣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