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个堂堂正正的“土豪”有何不可?

(2013-10-14 20:56:14)
标签:

土豪

杂谈

做个堂堂正正的“土豪”有何不可?

 
土豪就是土豪,由古自今都没有讨到好的口彩,古之土豪,乡之隆号,今之土豪,里庶之丑称,一个个仿佛是过街的老鼠。历史上鱼肉百姓、草菅人命的土豪早已经被打入了地宫,今天,“土豪”却以新的脸孔卷土重来,以致蹿红网络。如今的新“土豪”不再是横行乡里、作恶多端的霸匪,他们怀一腔从屌丝到暴富的得意忘形招摇过市,牛逼哄哄地一掷千金,让穷怕了的国人左看右看,横竖都是一个不顺眼。财大气粗、没有品位、无脑消费、有钱又喜欢显摆......这就是世人给当今的“土豪”描摹出的脸谱。
当“土豪”成为当代一代中国富人的群体标签后,一夜之间,“土豪”周围便成长起了蚁群般的高雅绅士,对万贯家财的土老帽,要么讽刺挖苦,要么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似乎“土豪”比满脸横肉的胡汉山还要恶毒几分,不除之不以为快。网民站在道德的高地,身担净化道德场域之责,把横扫“土豪”的意识和行为主张,上升到对拜金主义的鞭挞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价值观的批判的高度,进而实现敦促国人文明消费,减少对物质上的盲目崇拜,提高自身人文修养的目的,也算是奇货可居的主流价值观得以彰显的佐证,而对某一群体的过度妖魔化,又暴露了一个不成熟的社会不够宽广的胸襟,多元的社会既然允许一部分人在羡慕财富和故作清高的夹缝中扭扭捏捏的生存状态,“土豪”的略显“粗俗”的消费方式,为何不能被接纳呢?
“土豪”真的就是这般低俗、甚至可恶可憎么?在观念先行的思维模式中,一味地把所有的“土豪”,都固化成为富不仁的肖小市民,有失公允,任何绝对、极端的思维方式,都会扭曲事实本真。我们不能因为一个贪官否定整个干部队伍,同样,也不能因为极个别“土豪”的过度张扬和敛财不当,由此判定所有“土豪”都是心里只有钱财,没有半点文化的下三滥。其实,生活中既有伤害公益赚千金的劣“土豪”,也有散尽千金为公益的善“土豪”。北京朝阳区某乡一个村委会副主任花费160万元给儿子办婚礼是事实,福建玻璃集团的创始人曹德旺,喜做善事,按标准也算是个“土豪”级人物,自上世纪80年代,他个人累计捐款达50亿之多,他也因此而成了善心“土豪”的样本。两个极端的例子,也许代表不了整个“土豪”生态,但也不能因为前者而矮化“土豪”,也不能因为后者为“土豪”全线描红贴金。问题是“土豪”们“装腔作势”的行为和财富所得之道,是否在法律的框架之内,是否撕裂了道德的底线。
也许是一个脱胎于农业文明、饱经农耕文化侵染的社会,对“土”有着根深蒂固的忌讳,才会热衷于对土得掉渣的富豪指指戳戳。“土豪”的张扬消费和卖萌装酷,被视作“无脑消费”或者伪装文化,演艺圈或者上流社会的文人雅士的铺张排场,当是时尚和雅趣。在社会潜意识里,花钱的当与不当,不在于花费了多少、如何花费,全在你的基因的洋土之分,土者,即为土豪,洋者,则为绅士。正是这种集体意识中的阶层阻隔和无聊分野,才使得“土豪”们在腰包鼓起来之后,刻意用貌似文化的手段接高自己的短板。
诚然,每一个“土豪”、“绅士”,抑或赤民,都有一份社会责任,但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容许所有不触犯法律、不违人伦的生活方式存在的社会。一介子民做到乐善好施,诚恳做人做事,就是一份厚道了,他们担不起替天行道的责任,引领社会的雄才大略是大人物需要具备的素养。所以,财大气粗不是“土豪”的过错,国家谋求的不也是强国梦、富国梦,在国际舞台上一言九鼎么?没有品位不尽得就没有自得其乐的资本,作家可以陶醉于著作等身,“土豪”当然也可以快乐于存单上疯长的数字。至于无脑消费,充其量浪费几文银两罢了。显摆又何罪之有呢?权贵的豪车、金碧辉煌的楼堂馆所,不也是显阔么?不同的是炫耀的主体不同罢了,一个是尊贵的权力,一个是刚刚脱掉屌丝马甲的“土豪”。
当然,财富与品位兼得自然是一桩好事,也是“土豪”们刻意成为儒商的精神追求,不然,他们何苦摘下了金链子,转而戴佛珠,放下了喝白酒的海碗,端起了高脚杯,脱下了西装领带,套上了中衫步鞋,不再吆五喝六的搓麻将而打起了德扑。如果这种转变被简单地贬之为附庸风雅,我们一直高调呼吁的包容性不就是伪包容么?不就是社会集体无意识地对“土豪”的讨伐或者封杀么?
从网民对“土豪”的否定性态度,可以看出国人对于财富的微妙心理,谁都希望自己尽早、尽快地进入财富裂变的快车道,但对更快获得财富的拥有者,除了羡慕,多少还有些许嫉妒。在此,用一句过时的“红眼病”、“仇富”来形容这种微妙,并不老套。
这个开明的社会并不讳富,每个想要逆袭的屌丝,都怀揣着一个致富的梦想,主流在讨伐“土豪”缺少文化滋养的时候,网民却在和“土豪”套近乎,有的要和“土豪”做朋友,有的要为“土豪”作诗赋词,有的干脆“路见不平一声吼,抱住土豪不放手”,“赤日炎炎似火烧,我为土豪把扇摇”。由是观之,升斗小民观察“土豪”的视角,比文人雅士的高屋建瓴要平实得多,起码不矫揉造作。
从当今社会对财富的崇拜版图看,我们实在没必要避讳自己渴望实现屌丝到“土豪”的华丽转身,更没必要死守视富必不义的陈腐,穷,才是集体的恐慌和焦虑,舆论也不再是国民致富梦想的障碍,只是一帮“土豪”们抢占了先机,完成了从一般性赤民到“土豪”的转型。至于全民在惧怯被主流抛弃的恐慌意识和深藏于心的嫉妒心理的支配下,对“土豪”的指指点点,则是一种历史的沉疴,并不能颠覆一个人、一个社会向往财富的事实。
客观地说,公众并不排斥“土豪”,只要恪守法律、公德追求财富,再“土”再“豪”,也“豪”得自在、安然,人们痛恨的是那些利用公权侵占公共资源,巧取豪夺的“官豪”。只要取之有道、创之依法,做个堂堂正正的“土豪”有何不可?又能妨碍谁成为既富甲一方、又有高深人文修养的绅士呢?
做“土豪”并不可怕,怕就怕只做“土豪”;崇拜财富不当诛,创造财富犹可贵。做人如此,和谐的公民社会也需要财富和精神层面的人文元素来彰显。假如我们能宽容地认可“土豪”的附庸风雅是向更加文化的领域迈进,想必他们最后所拥有的,将是全民仰慕的既富且贵的高端生活,不仅仅有一块自己的财富庄园,还会有我们乐见的精神家园。
 
【本博文分别忝列新浪草根博客首页“草根声音”和博联社市民博客首页“视点”栏目】

做个堂堂正正的“土豪”有何不可?


        做个堂堂正正的“土豪”有何不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