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 |
曾经鼓噪多时的教育产业化,似乎隐身而退了。当初,全民圈钱的狂热把教育也变成了摇钱树。是谁的脑袋发热,鼓捣出个教育产业化的鬼名堂来,似乎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产业化”的概念淡出江湖后,教育依然在产业链中异乎寻常地生钱。于是乎,所有与教育搭界的都干起了靠教育聚财的勾当,与之相伴生的是名目繁多的敛财项目,被冠之以教育产品。游学产品当是其中之一。
何为游学?从现实的逻辑理解,即组织中小学学生假借到国外知名大学短期学习的名义,到境外旅游。眼下,中小学暑假在即,学生成了各旅行社和所谓的教育公司争相笼络的香馍馍。“游学任你行”、“成绩不要紧,只要主意真”的游学广告,比女人的大波柳腰还煽情,撩拨得众多家长寝食难安。据今天出版的《楚天都市报》披露,武汉市暑期游学一年更比一年热,出入境护照一本难求,而且今年费用大涨,最昂贵的十天游学需要10万元之巨,最廉价的也是单日平均费用8000元。令人匝舌的高额费用,并没有阻止接踵而至的游学脚步。
据称,游学产品是旅游和学习的最佳组配,且游且学的神仙游,既拓展了见识,又愉悦了心智。事实上,神仙游中,当神仙的不是学生,也不是伴游的父母,而是中介公司比狼眼还绿的口袋。从披露出来的游学产品款型看,有中介公司组织学生独游的,也有父母伴游的,但不管是那一款,都是一道快得不能再快的快餐,十天半月的游程中,安排总共不过三天的英语学习,其他的,无一例外的都是所谓的“深度游”。深度几许?游学何处?除了几天的英语课程培训,就是游泰晤士广场、迪士尼乐园、奥斯卡颁奖地......此等游学既“文化”了,也“探索”了,只是家长学生在蜻蜓点水的课程教育和浮光掠影的文化熏陶中,成了“游学产品”的冤大头。消费者玩的是牙缝里挤出来的血汗钱,“猎头公司”玩的是教育搭台、经济唱戏的把戏。
把教育和产品直接挂钩,是近些年的事,原先的纯教育,一如清纯的少女,质朴而洁净。本来教育就是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所包含的善良、包容、知礼义廉耻、仁义道德,只是后来才有“有识之士”发现了教育也能衍生银两的机要,才把教育当做生意来经营。如此一来,在全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教育沦落成了有型有款的产品,教育也可以被人用来当做印钞机。我不大认可什么品牌教育的概念。所谓品牌教育的战略性思维,实质上就是“产品教育”,就是对教育原始功能的恶意异化。说白了,政府口中的品牌教育就是政绩教育,学校层面的品牌教育就是分数教育,都是教育以应试为手段、为形式,为长官或者学校的功利意识涂脂抹粉。
至于游学产品,大抵也是借鸡下蛋的老套路,在游学教育的营销理念中,教育只是游学客栈的酒幌,或者烟花柳巷的皮条客,只是帮人拉客罢了。不管是那一种款式的游学产品,无一例外的都是教育的下游产品,看似教育,却与科学意义上的教育,压根儿就不搭界。经营者其实就是一介渔翁,最初就不是冲着教育来的,面上炫目的文字设计,就是可以调和出来的一坨鱼饵,看中的是人家口袋里的几文铜钱。
缘何挂羊头卖狗肉的活计,却有趋之若鹜的火爆场面?为什么连原本拮据的家庭,都会有飞蛾扑火的不明智选择?也许是望子成龙心切,也许是对西学教育糊里糊涂的盲目膜拜,指望短时的强化,就能让麻雀在顷刻的华丽转身中变成凤凰。殊不知,教育只服从科学,人才的成才只认可规律,美式、英式或者法式英语,岂是眨眼的功夫就能修炼到家?即便炉火纯青又如何?未必比中式英语高雅。再说,教育中介公司看中的不是游学,而是游学的附加值。既然所附加的金钱元素是至高的要素,中西怎么不会联手下套设局呢?只要能套住你,之后就是合伙分羹了。
市场的繁荣反映的是供求关系的以旺生旺,有活跃的买方市场,就有强健的卖方市场,彼此充分合作的结果,就是买卖价格的日进看涨,有人愿意挨打,就会有人伸出拳头来。只要家长抱定游学能游出真本事来,不管哪一种款式的游学产品都能套住你。
其实,热衷购买游学产品的家长,未必不知道十来天的游学能有成功速成的奇效,之所以趋之如骛,盖因背后有着诸多的无奈。中国教育对英语不恰当的推崇备至,几乎使英语成了一部分国人的生活中解不开的死结。大学生考不过四级、六级,休想毕业;高级职称评定中,过不了英语的坎儿,哪怕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只好望“高”兴叹,只有干瞪眼的份......况且“亚历山大”的就业压力,让家长不得不为子女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子女未来的就业博弈储备足够的能量。当然也不排除家长无法摆脱子女所承载的太过沉重的课业负担和阉割快乐的教学方式,和中国的教育玩不起了,只好拼血本夺路而逃。
中国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和人才管理模式的设计中,英语被神话成了一柄利器,口语表达和书写能力被人为地设计成人生跑道上的一道栏杆,不想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或者学生,愿意拼死跨栏、心甘情愿被教育的某几个新旧产品套牢,倒是有几分合情合理。既然我们拗不过制度和模式的设计,对游学产品的态度是心甘情愿的接受,还是被动的绑架,都是不二的选择,只是别指望购物式的游学产品能为学业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