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纸荒唐言

(2013-01-21 14:58:12)
标签:

杂谈

    前不久,接到“草根文学网”编辑史双金( 双飞雁天行健)的一封采访邮件,甚是诧异。平日在“草根网”发帖,只是一时兴起,当一篇接一篇地被编辑推荐,兴头才没弱减下去,之后才不至于罢手。自视笔拙,人老文嫩,不曾想能得编辑错爱。现将采访全稿转帖如此。承蒙编辑厚爱,苦心命题是真言,唯我涂鸦当胡言。故以《半纸荒唐言》为题。

 

    人物简介:吊脚楼,曾用笔名蒂励,网络用名吊脚楼。现居湖北襄阳,教师职业。80  年代省作协会员、襄阳市作协会员,新浪博客“十大文学名博”博主。杂文、散文、诗歌散见《长江文艺》、《布谷鸟》、西藏《拉萨河》、四川《星星诗刊》、湖南《芙蓉》、陕西《美文》、《中国教育报》、《人民长江报》、天津《今晚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承德晚报》、河北《国风》、《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河北《杂文报》、江苏《杂文》、陕西《中国教师报》、河南《教育时报》、重庆《教育周报》《现代教育报》、山东《双汇》等报刊。曾为《教育时报》、《教育周报》专栏作者。“江山文学”、“忽然花开”文学网站特约作者、优秀作者。  
  

      座右铭:文出于心,意行于文。
  
  草根寄语:用心灵与世界对话,用真诚与社会交流,用理性透析世相,让正义、公平回归人性的怀抱
  
  文字感悟:文字不能使人高贵,没有文字却让人平庸;曾经的疏离让人失落,重拾文字可以培植思考、理性,当思维假以文字行走的时候,越来越沉重的步履,不是因为人的老迈,而是思想的重量。
  
  以下为采访内容:
  
   双飞雁天行健
:吊脚楼老师您好,从您的简介中得知您曾是省、市级作协会员、湖北省青年诗歌协会会员,杂文散见《长江文艺》、《湖北日报》、《杂文报》、《教师报》等报刊。那么您是怎样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这期间最令您感动或心动的经历又是什么呢?
  
  吊脚楼:双飞雁天行健老师,您好。很高兴接受您的采访。尽管断断续续码了一些文字,从不敢说自己的文字与文学有勾连。在我看来,文学是高贵而神圣的,当年文学青年的我,是匍匐在地上仰望文学星空的。上世纪70年代末期至整个80年代,“伤痕文学”对历史、社会的反省,激活了我们这代经历过“文革”的过来人的思维空间,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的北岛、铁肩担道义的叶文福、摇橹“双桅船”的舒婷、在《大学生宿舍》里开恳谈会的方方、池莉……一大批灿若星辰的新生代作家,一如牵引的灯塔,让你不自主地拿起笔,释放所谓的家国情怀和文学梦想。当以笔抒意成为习惯后,才间间断断地有文字忝列纸媒。近至迟暮之年的我,沉淀之后,可以装出一副淡定,说当初青涩的我之为稻粱谋者,爬格子只是图个消遣,其实,起先是有些梦想的,只是自己没有把文学当事业做的才情,平日一搭没一搭地在稿纸上爬来爬去,图的不单是为灵魂的孤魂野鬼找个安生的处所。当倦怠和生计吞嗤梦想后,文字之于我,尚无特别心动之处,不以文字为生、立身,只为衣帛、为药、为锦、为菜蔬。只是在投稿的过程中,与诸多编辑老师不曾谋面的神交,让我无法忘怀。眼下,当我把文字当做自娱自乐的工具时,倒是特别怀念过去指到哪,投到哪,一投即中的清朗环境。
    
    双飞雁天行健:“用理性透析世相,让正义、公平回归人性的怀抱。”您的杂文往往以时事新闻题材入题,不但剖析深刻,而且富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很受同行的欢迎,您能谈一下在这方面的创作技巧吗?
  
  吊脚楼:大概是身在所谓的庙堂久了,耳食了太多的世道诡异和人间冷暖,在正义难以彰显,真相总在幕后,公平难以奉与公众,草民微不足道的发声,也是一份道义。但浮躁的世界里,意气用事的牢骚,看图就说话的盲从,有料即爆的轻率,人云亦云的帮腔,碎片式的理解,恣意妄为的附加,都是市侩之气。任何缺乏理性的认识和判断,都无法厘清事件发生的因果,也找不到事件各元素之间的逻辑联系。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大量集合式的信息源,太多的噱头式的无厘头信息,时刻冲击着人的感官,如果仅凭感性感知世界,社会的脉络还有经纬可言?所以,我以为,当新闻出镜时,时效需要“马上评”,但是“马上评”不能借以想象构思情节,“合理想象”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真正做到以事入题,事中出理,理中有义,义中出人性。

      至于技巧,我几乎说不上来,因为我一直不喜欢所谓技术主义的散文一样,也不喜欢杂文里有过多的技巧性的东西。当然,写作方法的讲究是另外一回事。对此,我还没有资本就此说三道四。


  

    双飞雁天行健:导致您“搁笔”的原因,能方便透露么?

 

    吊脚楼:无所谓不方便。人的许多改变不来自意外,人生的方向变化,其实就在某个思维的拐点。与文字打交道的人群金字塔结构,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身置塔尖的作家总是极少数,他们才是文学人,塔底的永远是拥挤不堪的文字人。与其为某种高不可攀的期待头破血流,不如及早抽身过平实的安生日子。但文字毕竟能留下生命的痕迹和生活的路径。文字是马匹的牙口,是树的年轮,是鱼的鳞纹,是古生物的碳化程度。当日夜不再交替,叶子不再枯荣,人不再生死,雁不再来去,没有文字能有过往?其实,过去就没有真正拿起过笔,搁下的只是不足挂齿的偏好,当梦想从封尘的箱底探出头来的时候,忽然觉得此生曾经与文学有过纠结,在醉眼看花人自醉的意境中,聊以自慰罢了。
  

    双飞雁天行健:很欣赏“文出于心,意行于文。”这句话,请问您是如何做到的呢?
  
  吊脚楼:文字是心灵的外化,也承载着知、情、意的表达,文以载道的古训,是为人、为文的必需,无良之心必出假话、空话,无真情实感无以抒发胸臆。有正义感才有好文章,心怀善良才有真性情。脚不跟风才有真脸谱,身在功利外,键盘就敲不出奴性。我没有资格做命题作文,自然不需要看谁的脸色,所以,要做到“文出于心,意行于文”容易呢。我自知日后的路上没有更美的文字邂逅,当唯可把文字酝酿成一樽红酒时,当一醉自救。

 

    双飞雁天行健:写杂文的人,心灵是孤独的。您有孤独的感觉么?

 

    吊脚楼:您高看我了。我还没把自己当做写杂文的人,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有写杂文的思想和才情。如果说我的文字还算文章的话,充其量就是时评文章。年轻的时候,特别羡慕文人的“吊书袋”,笔主一如手下有雄兵百万的将军,各路掌故信手拈来,集合在一起,就是一篇洋洋洒洒的美文。至于孤独,我没有,也不敢有。孤独是哲人的高贵享受,是一个人心灵的盛宴,思想高贵了,意识会剥离许多常人的见识。在别人眼里,高贵者往往有一览众山小的做派——孤傲。其实不是,恰恰相反,思想高贵的孤独中,往往装满了思索、困顿、纠结。所以孤独者往往是痛苦的。我一介草芥,似无消受孤独的资格和秉性,有的只是寂寞,其中,一半是困守,一半是执拗。平凡人口中的孤独,实则是失望后的落寞。
  
  双飞雁天行健:您作为作家,又有作品在纸媒发表的经验,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读书与写作,写作与投稿之间的关系的,特别是在增加上稿率方面又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呢?希望您能把您的经验说给我们听。
  
  吊脚楼:胡适说过,世界上只有两桩事做起来可以忘记其他,读书可以忘记搓麻,搓麻可以忘记读书。这话有逻辑错误的硬伤,但至少说明读书的重要。坊间也有“人从书里乖”的说法,可见读书之于人的重要。人之必读的两部书,一是社会之书,二是文化之书典。社会之书使人博识,文化之书使人博才。读书能增加人生的长度和生命的厚度。读书是食材,写作是烹饪,把厚书读薄是沙里淘金,把薄书读厚是思维扩张,没有厚薄之间的转换能力,断不会烹饪出满汉全席。“佳肴”是否有食客,需要寻找客户,“厨师”和客户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信誉关系,“文责自负”负的是质量之责、道义之责,不以名取稿,以文为贵当是媒体、刊物的基本修为。至于上稿率,首要的当是稿件质量,当然要研究刊物的口味,该俗投俗,该雅寄雅,盲目地天宇散花,不泥牛入海才是怪事。好在现在的我,就是一介宅叟,已没有往日的发表欲了,也不再有失落之虞了。
  

    双飞雁天行健:您的文字很有幽默感,但也给人“痞”的感觉。您是如何看待“痞文”的?

 

    吊脚楼:我不大喜欢血淋淋的文字,投枪和匕首,纵然能直捣世相之病灶,但我以为,谩骂和恐吓毕竟不是战斗,相声式的讥讽和调笑式的批判,未必不是解剖刀。只是在下笔力不逮,当幽默不当,幽默就失之为流痞了。至于真正的“痞文”,没有相当深厚的积淀,怕是“痞”不起来的。我以为只要不是赖皮,痞文也不失为一种风格。王朔不就痞出大名堂了么?与文字为伍的人,痞一点,皮一点,倒无关紧要,只要不沦落到文痞就可以了。
  

    双飞雁天行健:您的一篇《天堂门口的灵魂》对生命很有调侃的味道,但里面多少弥漫着厌世的意味。我们想知道您的人生、生命的基本态度。听您说您已退休,在淡出江湖后,您对人生是否有新的感悟?您对成功是怎样看的?
  

    吊脚楼:《天堂门口的灵魂》是即兴之作,却有调侃之意,也是我的生命观的流露,但很难说《天》反映的就是我的人生观。生命本身就是一次造访,是一种周而复始的过程,是没有回程的流浪。所谓的“出世”、“入世”教化规则,只能修炼出东方德行的肉身,生命、灵魂的意义在做人、做事中所体现出的,只具有地域、方位的识别意义,用罗素的话说,生命即是行走。厌世之于我,还谈不上。我只是觉得我对死亡的态度,比之其他多数凡人达观些罢了。淡出江湖后,只是觉得愧对生命的过程了,当年相知未回首,空谈流年似水流,当我用人生是一次有一次的出发诫勉自己的时候,我却行将走向终点;当我敲遍了每扇门的时候,似乎还没有找到那扇属于自己的门。我也和普通人一样,常常犯一种再低级不过的错误,看到灿烂就忘记世界的残酷,看到世界的残酷,就忽略生活的美好,很难用第三只眼打量人生,所以常常短视、短为。如果说我对人生还有快乐的看法,就是生活不要刻意规划、不要精心设计,不为功名所累,随性、随心最好,当你每天起床的时候,对于新的一天没有深沉算计时,你就超然了。至于成功,我不大信奉励志类的教诲,股评人未必不被套牢,所谓成功,无非就是你身边的人因为你感到快乐。

 

     双飞雁天行健:“文字不能使人高贵,没有文字却让人平庸。”这说出了我们许多人的心声,希望我们以文会友,以文书写多彩的人生。谢谢您对本次专访的支持,在采访的最后,请谈谈您是如何看待我们网站推出的系列人物专访活动的?您还想对草根文学网及文友们说点什么?
  
  吊脚楼:草根文学网是一个以文会友,互相学习、提高的好平台,在众多的网络平台中,草根文学网以其清纯、雅致的风格和审稿及时快捷、评点精到的作风,深得广大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尤其是网站推出的系列人物专访,让我们在受访人物的成长和创作经历中,吸取了许多养料。最后祝草根文学网越办越好,让我们在这块不可多得的精神家园里,尽情享受编辑老师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谢谢采访。
  
  双飞雁天行健:感谢吊脚楼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接受采访,感谢吊脚楼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内容,诸如:“当新闻出镜时,时效需要‘马上评’,但是‘马上评’不能借以想象构思情节,‘合理想象’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真正做到以事入题,事中出理。有正义感才有好文章,心怀善良才有真性情。脚不跟风才有真脸谱,身在功利外,键盘就敲不出奴性。‘文责自负’负的是质量之责、道义之责,不以名取稿,以文为贵当是媒体、刊物的基本修为。至于上稿率,首要的当是稿件质量,当然要研究刊物的口味,该俗投俗,该雅寄雅,盲目地天宇散花,不泥牛入海才是怪事。”这对我们的读书、创作、投稿、做事、做人都有很大的帮助。对吊脚楼老师的真知灼见再次表示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