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手记-----我们如何做"好友"

(2006-03-05 09:48:32)
    前天,学工部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卡片,上面印有我专门申请的QQ,自然还有一段"温馨提示":我是校长.同时也是你的朋友,假如你对学校工作有什么建议,甚至批评,可以对我说么?假如你有什么困惑或者烦恼,甚至痛苦,我可以为你分担么?假如你正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我有资格分享么?每周六上午是我上线与你们心灵互动的时间.我渴望你给我的快乐.
    周五晚上,我点开"企鹅","酷酷"\"千年一吻"\"爱你一万年"......蹦蹦跳跳地围了过来,我似乎听到了纷踏而至的脚步声和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
    酷酷:"学校的安全很重要,能不能装摄象头?"
    "谢谢你参与学校的管理,你的建议很好,学校正在考虑."
    酷酷:"光装摄象头还不行,还要严格管理哦-----"
    "任何管理都需要老师和学生的互相配合,这样才友好的效果.你说是吗?比如许多学生泡网吧."
    酷酷:"......"酷酷沉默.
    学生的花花肠子不多,他意识不到老师早就下了"套子".这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十五分了,酷酷这网虫还乐此不疲的耗在网吧.
    酷酷:"校长,我错了,我再也不上网了.我马上回学校."
    "孩子做错事了,上帝都会原谅的.再不上网也不行啊,网络没有错,你\我\社会都离不开网络,关键是要文明上网.你说是么?"
    酷酷:"谢谢校长."
    飞哥:"校长好,您好象对周杰伦有偏见."
    记得在几个不同的学生集会场所,我在就学生的服饰和发型,告戒过学生身份和装束的关系,"飞哥"们误解了我对周杰伦的评价.
    "周杰伦是一个很有才情的歌手,他的服装\发型,都是职业的需要,假如他一身学生装,会有那么多的追星族么?"
   
    "酷酷"是否回学校了,"飞哥"是否接受了我对身份与服饰的看法,我不得而知,但我所知道的是,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够把学生当主体来尊重的,而且这种尊重不是抽象意义上的尊重.对教育者来说,首先要有发乎内心的意识觉醒,要有对学生的充分了解.
    一位做校长的朋友,年近花甲,有一天,我上门造访,他正在看一本在学生中广传诵的"口袋书"."口袋书"在我们看来,无异于垃圾书.对此,我没有疑惑,朋友对这种书是不屑一顾的,无外乎他是受学生的牵引.
    "学生的兴趣不是我的兴趣,但是,教师不可不知道学生的兴趣,不可不研究学生的兴趣,当你要对学生说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的时候,自己就要走进学生的兴趣场里."
    这种态度和主张,反映的是极朴素的教育思想,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有意会,都能够身体力行.当韩寒的小说在学生中大行其道时,我们有几个教师读过韩寒的作品?当学生沉溺在"传奇"中不能自拔时,我们有几个教师能在学生面前,解析"传奇"的魅力?当一种兴趣和行为在学生中成为潮流时,我们研究过它的合理性么?
    前年我去法国,在一所中学里看到学生在校园里互派烟卷,我大惑不解.校方的解释是,当学生中某种无碍社会\无碍他人的行为,一旦形成难以逆转之势,就要考量它的"合理性"了.我们不禁止学生抽烟,只给学生讲抽烟的危害,那些场合能抽,哪些场合不能抽,抽烟有哪些必须遵守的礼仪.
    我国的教育教学,过多的是在"因才施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类的方法上做文章,虽然这"施"这"教",也是建立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但是如何把发展着的学生和学生的兴趣,放在成规之外,放在学生的起点,多一些肯定性研究,少一些排斥性评价,其结果会不会更接近教育的本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馒头
后一篇:闲话格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