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生履痕 |


到欧洲旅行,教堂是非看不可的,一如外国佬到中国来不看道观会留下遗憾一样。但是作为一般的游客,对教堂的理解,绝不会深入到教堂的本义,过多的是停留在猎奇的平面上,充其量是把教堂和国内的道观作一些肤浅的比较,比较的结果,一是欧洲的教堂多在繁华的都市,将普通人的向往,纳入上帝的飘渺之中,中国的寺庙却多在深山老林,教人归隐,将一切世俗的追求净化成虚无的淡定;二是欧洲的教堂华贵而富有贵族气,其建筑风格,反映了当时极高的艺术成就,而且承载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文化、历史、宗教的负荷,中国的寺庙则彰显着古朴、厚重和朴素,虽然也金碧辉煌,但是这辉煌,大多体现在观音、阿弥陀拂的外在装裱上,尤其是进进出出的香客,更加强化了宗教的神秘。至于其他,是我这帮俗人无法圈定的。
半个月的游历中,经历过多少教堂,我已没有记忆,但是德国的科隆大教堂、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它们给予我的恢弘的气度、史无前例的新奇以及游历过程中的酸涩的记忆,我已无法摸去了。
科隆大教堂,作为欧洲歌特式建筑的丰碑,在教堂建筑中它一直保持德国第一的强势地位,也是我平生见过的第一个欧洲教堂。谅我无知,我从来把宗教和迷信是不绝然分开的,对教堂和进出教堂的人,我历来也是不以为然的,当科隆大教堂直面于我,我的心灵不得不为之震颤,教堂的墙基、支柱以及那些直耸入云的尖塔,全由大理石砌成,教堂顶部尖踏林立,远远望去就象一片巍峨的石林,给人以摆脱尘世一切重负的感觉。
我为过去因为无知对宗教的亵渎而羞愧!
我站在教堂的入口,一袭红色的门帘,染红了我的视线,我仿佛听到了上帝的声音里,回响着对我的婚姻、我的爱情、我的生命、我的生活的全部提示。进入教堂,仿佛踏入了幽深浩淼的苍穹,巨大的圆柱支撑着拱型屋顶,拓展出一个犹如仙境般辽阔而高远的空间,。整座教堂最让人着迷之处就是狭长的顶天立地的窗子。在总面积达一万多平米的窗户上,全部镶嵌着彩绘玻璃,彩色玻璃上所描绘的全是《圣经》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逼真生动而传神,在阳光的影射下,华美异常,置身教堂犹如被装进了一个巨大的万花筒中,我感到每一丝的气息都充满了宗教的教化和巨大的感染力。偶有几束阳光从高悬的窗户里,以寒剑的姿势刺杀进来,让初次走进教堂的我,平添了几分恐怖。
教堂里没几个教徒,我的宗教知识的储备,不足以分出那些是神职人员,哪些是一般的工作人员。祈祷的信徒们,全然没有中国寺庙里那些香客的浮躁和喧哗,一个个气闲神定,仿佛这混杂纷繁的世界,还是未开混沌的天地。
“FXZ,快过来,婊子养的,上面那个人是真的还是假的,还在动哦,伙计。”这是纯粹的鄂州口音。其实是有人在教堂顶上搞维修。
教堂的工作人员用食指垂直于嘴唇,示意不可喧哗,那眼神、面容,让你有饮之不尽的温婉、友善,全然没有国内管理人员的那种附着于身份之上的高贵。我有些悲哀,不为被人指点,就为这帮人被人视而不见,教堂所有的游人和教徒们,好象这伙中国人在教堂里从来不曾存在过,就象我们在国内对马路边的乞丐熟视无睹一样。(dixu)
前一篇:故园寸草之二——请七姐
后一篇:旅欧散记之七——遭遇“黑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