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发觉,原来,我或许是有“汽车修理厂综合症”的。这个我自己命名的综合症,具体特征表现为:强烈排斥那个地方,到了那里之后不想说话,所作的动作不是沉默,就是想给某个朋友打电话以排解时间,看到维修工和各种维修设备(包括待修的汽车)后感到压抑和恶心。坐牢是不是也大抵就是这样的感觉?
所以,当今天中午看完《唐山大地震》之后,我们去取车时,我特意在宋家庄地铁站出口的麦当劳等候,而没有去那个修理厂。但在决定放弃去宜家的计划后,老婆说车的离合器太高,需要再调一下,只需几分钟即可。于是只好又回到了修理厂,在那里,我一直躲在树影下面浮想联翩,而对任何可能可以帮忙的地方没有任何的兴趣。
这应该和我是处在两个世界吧。在我的世界里,除了工作之外,只有安静的生活,从容地看着网上和电视上的新闻及综艺节目,然后兴之所至,就评点两句。再或者,就是盘算着哪里更好玩,琢磨着去某地旅游一番。而汽车修理厂,在我的概念里,应该是远离我的世界的。尽管那也是一门行业,尽管也是一种生活,但那不是我的,我也无法走进去也不想走进,更不希望被那里的气氛打扰了我自己的生活。
可是很不幸,我曾经和那个环境是有过很多次的交流的。记得很多年前的夏日午夜时分,伴随着机动车不间歇的轰鸣声,我曾在修理厂里度夜如年。看着那些忙碌的杂乱的身影和工作场面,我的心却飞到了很远的地方,即使偶尔回到现实,也是在狠狠地诅咒着命运:我不要再到这里来!
买了小Q已经三年之久,印象最深的也是最难熬的一次,是在一家修理厂安装电动门窗和CD音响。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就在修理厂旁边的空地上来回逡巡,眼巴巴地盼望着早一点离开那里。那次好像也是看电影的一天吧,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变形金刚》的那一天,看完电影,我们去修理厂,然后直到华灯初上,才意兴阑珊地踏上回家的路。
去年去九寨沟,在成都出发后不久,大巴车就出了问题,不得已,在都江堰就进了修理厂。一行人都下车来,我时刻提醒自己调整心态,不要因此而影响了出去旅行的心情。但当时还是有些气,甚至曾动过要投诉那个大巴车主的念头。后来随着问题的解决,也就放下了。而当时,我是在给姐姐打电话中度过的那段时光。
仔细想想,不管是在什么样的世界,生活都是现实的。去看电影的城铁上,我和老婆看着驾驶室聊天。说到了铁轨,我说,谁说两条铁轨不能相交?那是什么时候呢?老婆问。然后他自己嘿嘿一笑:在道岔的时候。
没错,在几乎每一个城铁站前的铁轨旁,几乎都设立了两个道岔子,就是为了列车提前调头用的。而在那时候相交的一瞬间,平行的铁轨就走到了一起。这都是因为变化,或者机缘,才有了相遇。我不知道自己以后是否会适应修理厂的那个世界,因为变化实在太多,有时候,会让人对自己都怀疑起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