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蜗居在家到下午,然后奉老婆之命坐小12路到了银地大厦一楼去买药,这一次行程让我发现了通州之大。虽然搬到这边已经快两年了,但平时的生活圈子就在八通线周围,没想到那边还有那么大的地方对我来说还是新鲜地儿。老婆还安排我买完药后去买柚子,从银地坐上一个应该是小14路的车,直接就到了家乐福。昨天买的柚子又便宜又好吃(1.18元一斤),所以今天一下子又买了四个,个头都不大,一共才花了8块多。一家杂志刚刚发布”幸福感城市排名“,我却觉得,这幸福的感觉咋就这么容易得到呢,比如吃上又便宜又可口的柚子:)
除了上述”活动“外,今天一直在家里看帖子。西祠胡同、天涯社区,这两个过去几乎每天必到的地方,近日却已经是陌生了好久。昨天和老婆在超市看书的时候,老婆突然来了一句:”充电啊?“不错,是该充电了。在相对有些闭塞的地方待久了,常常会产生不知今夕何年的感觉,而当生活一旦只剩下了狭窄的片段,就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的眼前并没有叶子,但却也没看到泰山。
我曾经工作过的一个单位,现在正被强烈的人事地震搞得人仰马翻。有朋友这样告诉我:你当时选择离开是多么明智啊!其实这多半和我没太多关系了,毕竟已经离开那么久,而且一切都已经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了。不过,听到那些熟悉的名字,还是不免有一些特别的感触。人总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往前走,但在走那一步的时候,并不知道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直到多年以后,才会庆幸或失落吧。
刚刚,一个朋友发给我一篇他新写的文字,是关于北京电视台7频道模拟小商贩街头经营遭遇城管的分析。朋友的文字充满了对这些电视人行为的不耻和愤怒,而朋友的感受,其实也是我的同感,只是如果在过去,那些愤怒也许会化成文字写出来,但今天已经渐渐平静了许多,这就是所谓的”麻木“吗?
西祠胡同里,有魏寒枫的一篇文章,其中的开头部分是这样写的:若干年前,新京报总编辑程益中和副总编辑杨斌在一起聊天时说:昨天胡大姐请吃饭,讲究啊,吃法国菜。我心想,北京果然山深林密,藏龙卧虎,规矩宏大。以前在广州、长沙,没听说过吃法国菜。
这段话,让我想起老婆之前在我要和他去吃泰国菜时的态度:不去。我自然是想让他多吃点过去没吃过的东西,但其实,生活中不只是有泰国菜,不只是追求吃喝玩乐,还应该有更多的东西去值得我们思考。不是说二者不可得兼,而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吧。
回过头来,审视一下自己,这一年似乎过多地沉溺于有些新鲜有些陌生的世界,无形中,就渐渐失去了曾经的自我——那个夜深人静之际,如同热水中蜷曲的茶叶一般渐渐舒展开来的自我,现在跑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的生活,向来简单而直接,虽是同志爱人,但并无太多的同志朋友,更甚少与同人的交流。所以,总是可以在复杂的天空享受着难得的清静与安逸。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时间就是简单地上班赚钱,并在其中追逐着可怜的理想,然后在大大的城市中安享属于自己的小小空间。
CCTV3正在播放人大附中艺术团的汇报演出,刚刚播出了杨晨的祝福。这个我当年曾经非常喜爱的球星,如今的脸上也是布满了沧桑。我想在此刻诅咒”岁月这个婆娘“,但却忘记了该用谁的话来说更恰当。问老婆,他说对”岁月啊,你这个婆娘“还有印象,好像是《平凡的世界》里的一句话,而我则彻底不记得了。
今天,困扰老婆近两个月的事终于办好了。
今天,我在另外一个地盘的文字结尾写道:该干正事了。
是的,天冷了,年尾也快到了,是干正事的时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