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喜玲的博客
孙喜玲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163
  • 关注人气:4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幕现代轻歌剧《农家儿女》第一场(创作于1984年)

(2007-09-14 17:57:16)
标签:

文学/原创

歌剧

剧本

农家

儿女

轻歌剧

分类: 各类剧本

人物表

(按出场先后为序)

楞子   农村青年。

二妞   农村青年。

二货   共青团员,农村青年。

老根爷  63岁,志刚的爷爷。

王二婶  35岁,农村妇女,志刚的婶子。

李素华  21岁,志刚的同学、对象。

王志刚  21岁,农校学生。

志刚爹  42岁,农民,志刚的父亲。

王大婶  39岁,农村妇女,志刚的母亲。

张玉芳  22岁,县果树站技术员。

张  明  25岁,回乡大学生,团支书记。

李奶奶  60岁,素华的奶奶。

妇 

妇 

农民甲

农民乙

 

六幕现代轻歌剧《农家儿女》第一场(创作于1984年)

本剧曾由山西晋东南地区歌舞团排练演出

作曲:林羽

导演:欧阳英

 

 

 

 

第一场

时间:  秋收季节

地点:  王家村的田头。

布景:  一片片待收的庄稼黄绿相间,远处山岗叠翠,黄花遍野,蔚蓝的天空点缀着朵朵白云。台侧一株老槐树苍劲挺拔,浓荫蔽日。

序曲:  (女高音领唱,合唱)

        啊!

        美丽的田园,

        我可爱的家。

        春风秋雨谱写诗歌,

        夏花冬雪描绘图画。

        迎来收获的金秋,

        送走耕耘的春夏。

        这里有新结的文明之果,

        这里有盛开的希望之花。

        用勤劳的汗水,撷取理想奇葩,

        用悲欢苦乐编成动人情话。

        [大幕在歌声中徐徐启。

        [歌声止,劳动的人们陆续上,至槐树下休息,年轻人打着口哨,哼着歌曲,其他人或抽烟,或席地而坐。

楞子:  二货,过来歇会儿吧,承包了就不要命啦?也不怕人家二妞心疼!

二妞:  楞子,你的皮痒痒是怎么的?再胡说看我不揍你!

楞子:  你揍我?好呀!巴不得呢,疼着也怪舒服。

二妞:  死皮不要脸!

        [二货上

二货:  楞子,又开咱哥们儿心了啊,别一脸驴毛混着吃马料了,我看你是想媳妇想疯了吧?

      (上前挠楞子的痒痒)

楞子:  (乐不可支地)哎呀!好二货,饶了咱兄弟。你别闹了好不好,我问你件事儿。

二货:  什么事儿?

楞子:  人家说这二年找对象,先得学会伺候丈母娘,你说怎么才能让丈母娘喜欢?

二货:  这我可没有经验。

楞子:  哎,对了!你们团支部说组织青年跳舞,啥时候才开始呀?

二货:  我说不上来,你去问张明哥吧。

妇甲:  说起来这年头真有不老少怪事儿,就说张明吧,好不容易大学毕了业,放着现成的工作不要。偏要回来搞什么承包,还怪有劲头的。

妇乙:  听说他和县果树站来的那个技术员有那么点意思,真有这事儿?

妇甲:  人家姑娘可是城里头有工作的。再怎的也不会嫁到农村来。

楞子:  什么城里农村,就你们娘们头发长见识短,没听说吗?人对眼不说丑俊,瓜好不分老嫩,要是真愿意,怎么都成。

妇甲:  你这是哪儿和哪儿呀,诌都诌不对地方。别穷斯文了!

男甲:  你们呀,不是怪话油子,就是闲话篓子,没一句正经的。依我看,张明那叫有出息。

妇乙:  要是那技术员真能看上张明,才叫有眼力呢!

二妞:  呦!那不是老根爷吗?听说这两天病了,怎么出来了?

        [王老根手拄拐杖,衣衫破旧,脚步蹒跚,神色阖然,边走边咳嗽上。

二妞:   老根爷,身子骨不好,在家歇着吧,又上哪呀?

老根:   在家闷的慌,出来走走,心里松宽点。

农民甲: 老根叔,过来一块聊聊吧。

         [二婶气冲冲上。

二婶:   爹!爹!说你身体不好,你到处乱跑,说你有精神又啥也干不了。一路上我喊了多少声你装聋作哑不吭气。闲着没事儿就去打点猪草吧。唉!这几天忙得连放屁的功夫也没有,这家里老老少少尽是吃嘴,一点忙都帮不上。

老根:  我这就去。(转身咳嗽下。)

二妞:  老根爷,你就在家歇会儿吧,你不去,那猪也肯定饿不死。

二婶:  大妹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家的事儿也用不着你操心?

二妞:  什么意思你明白,老根爷在你家吃顿饭,你摔锅摔碗的,干活你倒怪不客气。看不惯!

二婶:  这是什么人吃多了撑的磨牙,谁见我摔锅摔碗来着,再说,就是摔了也是摔我家的,干你什么事儿?

二妞:  看不惯就要管!

二婶:  人不大,口气不小,你管不着!

        (妇甲将二婶拉一边。

妇甲:  (神秘地)快别吵了,刚才二妞这话呀,都是你们老大家说出来的。

二婶:  什么?她也配说我?

      (唱)菜刀不削自己的柄,

            她就知道背后说别人。

            东邻西里造我的谣,

            针大的窟窿斗大的风。

            听闲话不由我冒肝火,

            定要去找她说分明。

            谁敢坏我的好名声,

            俊娥我也不是盏省油灯。

            老头子就是个祸害精,

            跟上他闲气不少生。

            儿媳妇哪能比闺女,

            他凭啥说我不孝顺。

            老大家自己一锅底黑,

            还要说三道四显她的能。

            今天我倒要问问看,

            看她是怎样一个贤惠的人。

二妞:  嗑瓜子嗑出臭虫来了——充什么好人(仁)。

二婶:  没人要的东西,怪不得嫁不出去呢?

二妞:  (上前)你说什么来着,你再骂一句!

二婶:  呦!仗着我男人不在家,怎么?还要打我呀。我骂了怎么着,有本事过来大吧。(一头撞上去,与二妞厮打,众人围上劝解)。

楞子:  打!使劲!(唱《霍元甲》主题歌)

        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建立国家中兴……

      (二货上前拉架,不小心踩了楞子的脚)哎呀!妈呀!你怎么老是跟我过不去!

二货:  对不起。

楞子:  谢谢,谢谢。

二婶:  没人要的东西,欺负人也不看看是谁?

楞子:  二妞没人要,又用不着你养活,你发啥急(严肃地)二妞,明儿个就跟二货结婚。二货可是个孝子,专会伺候丈母娘,要是不愿跟他,跟我也行。让她看看你有人要没人要。

二婶:  呦,你小子也想趁风吃屁,张公喝酒李公醉,在这揩的什么油。怪不得找不上媳妇呢,缺德。

楞子:  那看怎么说呢,像你这样的媳妇,倒贴我三千我也不要。

二婶:  过来试试,看你招招老娘,老娘我愿意不愿意。(冲上前,楞子吓得连忙摆手,直往后退)

楞子:  不敢,不敢,你高抬贵手,咱还是免了吧。(众笑)

        [女生伴唱声中,二婶气冲冲地下。

伴唱:  唉呦,真是笑死人。

楞子:  (冲着二婶的背影)呸!夜壶摆到八仙桌上——不是个东西。

二货:   喂。咱还是干活去吧,别在这儿泡汤了。

         [众下。音乐起。

        (王老根身背草筐上。咳嗽气喘,行走困难。

混声: (伴唱)啊!孤苦伶仃。

老根: (唱)最怕身染病。

伴唱:  啊,凄风苦雨。

老根:  落叶秋风度残生。

伴唱:  染疾病。

老根:  染疾病可怜无人问。

伴唱:  度残生。

老根:  度残生年迈茹苦含辛。

伴唱:  啊……

老根:  几日来重伤风咳嗽头痛,

        身无力只觉得时热时冷。

伴唱:  年轻时打游击弹雨枪林,

        披霜雪戴星月宿露餐风。

老根:  因此上落下了不少毛病,

        到老来直觉得腰酸腿痛。

        老伴她死得早留我孤身,

        既当爹又当娘,

        朝朝暮暮,风风雨雨。

        好不容易拉扯大两个顽童。

伴唱:  吃尽千般苦,

        操碎慈父心。

老根:  到头来一个个成家立业,

        娶媳妇忘了爹有谁孝顺。

伴唱:  人常言,养儿为防老。

老根:  看起来,平生一场梦。

        每日里强挣扎,

        打猪草,拣马粪。

        只因为不愿意!

        看冷眼,听热讽,

        做一个让儿子媳妇讨厌的人。

伴唱:  啊……

        [老根下。

        [音乐停,再起转为亲切,欢快的气氛,王志刚手提行李包,和打扮非常入时的对象素华上。

素华: (二重唱)

志刚:  清风儿热情地把手摆,

        树梢儿点头迎我们归来。

        久别的家乡多亲切,

        一阵阵泥土香沁人心怀。

        秋日的田园胜春潮,

        城市里哪有这故土风彩。

志刚: (唱)假期里带你到我家去。

素华: (唱)全家人肯定会出乎意外。

志刚: (唱)我爷爷老嫌我不找对象。

素华: (唱)我奶奶更是常常怨埋。

志刚: (唱)今日里见到你这个媳妇,

素华: (唱)管叫他喜上眉梢笑在心怀。

       (白)说实话,我第一次去你家,心里还真激动,你说你们家的人会喜欢我吗?

志刚:  会的,会的。就是你这身打扮……

素华:  打扮怎么了?

志刚:  红喇叭裤,高跟鞋,走起路来像跳扇子舞,一扭一扇的。

素华:  你懂啥?这叫美!穿上高跟鞋呀,走起路来挺胸,精神,喇叭裤呢,又显得身材修长。

志刚:  这个我懂,我是怕村里人看不惯。

素华:  村里人见过什么?张口闭口村里人的。你呀,啥都好,就是正统观念太强。我是个学生,干吗非让我打扮得跟农民一样。

志刚: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人嘛,就应该走乡随俗,稍微差不多点就……

素华:  行了,行了!我是到你家去,你家人喜欢我就成,别人看管看不惯有啥关系?

志刚:  可咱们毕竟是农民出身,应该……

素华:  应该啥?我看八十年代的农民就应该是这个样!好衣服就只配城里人穿?都像你这种看法,还怎么消灭城乡差别?

志刚:  我说两句也是为你好嘛,其实……

素华:  为我好,算了吧!说穿了还不是为你自己好,你怕别人说你带回一个业余华侨。

志刚:  你总是不能正确理解人。

素华:  你才不理解人呢,我就喜欢这种打扮,报纸上还提倡呢,偏你就挑鼻子挑眼看不惯。哼!乡下人的头脑!

志刚:  (满脸不愉快地)看来你打心眼里瞧不起我罗。

素华:  哪儿敢呀,你不嫌弃我就不错了。

志刚:  咱今天可是高高兴兴回家去,不行闹别扭,瞧我说你一句,你就戗我十句。

素华:  是你要找别人的麻烦嘛,不愿让我去你家就算了,何必这副脸子,给谁看呢。

志刚:  你要不愿去就拉倒,我也不能总求着你。

素华:  行,有你这话,我现在就走。

        [音乐起,素华转身下。

志刚:  哎,素华!素华!你回来,回来!

       (急追下。

        [切光,幕闭。

伴唱:  唉!

        如今的姑娘家可真神气,

        一不对劲她就发脾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