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锡崖沟揽胜

(2006-02-02 23:54:22)
标签:

锡崖沟

山涧夜月

坐下清流

山里人家

奇迹

萤火虫

分类: 散文
现代话常讲超越自我,何以超越呢?
井底之蛙说天只有井大,那其实是对的。你无法从井中跃出,又如何得知天比井大。
不幸读了点李白、杜甫、巴尔扎克、卢梭、莎士比亚,又听了贝多芬、舒伯特、肖邦,致使一颗冥顽不灵的心,常生出许多愚念。睡里梦里想往古迹名胜,想往佛罗伦萨,想往维也纳、巴黎、伦敦、意大利。
然而,半生已矣,连海是什么模样都未曾目睹。也许,孤陋寡闻自有它的妙处所在。比如眼前这风景,对于那些领略过名山大川的人来说,幸许并无风光可言。不然何以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呢?但足以令耳目闭塞的我为之神魂颠倒了。
且不说一眼望不尽的饿雄浑威严,单眼前这“重重叠叠山,环环曲曲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就够得上美不胜收了。欲识大自然神功鬼斧的真面目,必得跋涉一段危乎其危的山路。步步踏来,须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定会一失足做了千古。一边紧贴石壁挪动双脚,一边又禁不住贪恋高山风光。脚下就是令人眩目的万丈深渊。阴森森的冷风带着极强的穿透力嗖嗖上蹿,仿佛由风和日丽的初秋一下子走进了凛冽寒冬。正值雨后新晴。极目处,云雾叆叇,峰头蔽日。空谷里,一柱石峰兀然拔起,宛如孙行者一个跟头撞见的擎天柱,上面包裹着团团簇簇的野草闲花,招惹得蝶浪蜂狂。
生平所爱不一,最喜欢的莫过于大自然的造化了。河声山色,微风细雨,流云落霞,明月清风……每当领略到如斯景致,便觉如醉如痴,飘然欲仙。
从山上下来,当蜿蜒小径带我们走入一个被叶绿果红簇拥着的村庄时,已近掌灯时分。这是一个石头的世界,石的山,石的沟,石的打麦场,石的羊肠路,就连院墙、篱笆、猪栏乃至吃饭用的桌子,都用的是石头。一间间形似小别墅的农舍也全由五色石砌就。这些农舍大都以白色为基调,附之以褐、黄、青等石板石条,或宽或窄,或横或竖。搭配讲究,错落有致。三三五五卧于山围树绕之间,亭亭玉立,如仙子出浴般好看。
有客自远方来,算得上稀罕事,村人陆续前来探望。年老的,年轻的,男的,女的,拖着鼻涕虫的,未曾开口,先送你一脸真诚的笑意。只一会儿工夫,嫩玉米、鲜苹果等食物一盆一篮地送了来。于世态缤纷、人事错杂中走出来,逢此古道热肠,令人倍感亲切。就“且认他乡是故乡”了。人,也许究竟还是原始一些的好。既然每一种进化同时都是一种退化,真不知为何要刻意追求进化。
翌日晨起,直到九时许,才见太阳从山后懒懒升起。日光已经老去,没有了初升的瑰丽,四周山色便觉平淡了许多。想必青山之下定有秀水。村前小河正是由山里渗出的泉水汇合而成。这河奔奔涌涌,滔滔然,汩汩然,一路跑着跳着,显示着轻灵灵的活泼和清爽爽的风骨。水流从大山落入平地,再由平地跌进深深的大峡谷。刚才还是猛浪激越的调皮,瞬间变成白花花的飞瀑,从半空直泻而下,带着一去不复返的悲壮,发出轰然巨响。再望涧底时,已俨然是城府颇深的庄重了。对面崖边挂一股细小的水流,被凸出的石块顶撞得粉碎。阳光下玉珠迸溅,银丝闪烁,别有一番景象。
走累了,就坐在纤尘不染、碧如仙酿的蓄水池边,望一望晴空下淡极欲无的远山近岭。水声潺潺里,微风送来了花香、草香、果香、谷香,令人陶然欲醉。
其时“云淡风轻近午天”,绿荫深处炊烟袅袅,鸡鸣狗吠摇相呼应,好个逍遥自在的山里人家。将一双赤脚浸入水中,顿觉心态年轻了许多。有相随者,耐不住那碧绿的诱惑,终于跳了进去。其余的便在岸上打起了水漂,打腻了,干脆抱起大石头往水扔。为了听咕咚的声响,为了看雪沫似的水花,还为着欣赏水点溅到人身上的狼狈相。一意人性胡为,嘻嘻哈哈,都忘掉了为夫为官的身份,像顽童般没调没教起来。
黄昏时,我突发奇想,婉言谢绝了东道主家中的便宴,执意要于河中小饮。一行人劝不过,只好相随而至。就这样,于水中央床板一样平滑的大石上,一盆毛豆角,几穗嫩玉米,围二三友人,把酒临风,开怀畅饮。三杯两盏后,滔滔如坐下清流,开始了谈天说地。
像是骤然间跌进了夜,刚才还是朗朗乾坤,一刹那山山岭岭如揭开了笼盖的蒸锅,腾腾然喷云吐雾起来。层峦叠嶂于云山雾海中展示出说不尽的千资百态。山峰岭头若有若无、时隐时现。作画般浓一笔淡一笔,神奇莫测,变幻无穷。倾刻间,整个天空被遮盖得严丝合缝,只留给依稀可辨的朦胧视线,正好用来欣赏飘移的流萤,绿悠悠的星星点点,仿佛无数美丽的憧憬。
恰逢农历七月十五。当有一个皎月如镜的良宵。眼看被云吞没了去,急得我直抱怨。当地人却说,不要紧,一会儿就晴。我似信非信,不时翘望上苍,暗自祈祷天随人愿。凄清的风,带着虫鸣蛙鸣不时从河面上掠过,已颇有几分寒意。天更黑了,不知何人拿了蜡烛来。烛光如幽灵在风中摇曳,昏黄惨淡,点缀和渲染着久违了的深山静夜,一时竟让我看得发起呆来。再抬头时,如同着了魔一般,天空已经一片澄明。圆月打东山顶上露出脸来,明亮得如同刚擦拭过。清辉潇洒,倾泻下一片似水温柔。随着烛火灭去,只见树呈黛色,山如泼墨。冉冉月华下,粼粼河水有如飘动着的万千金丝银缕,闪烁着诡谲的华丽。醉眼迷离中看疏影横斜,闻暗香浮动,像是重温一个久远的梦。
此刻,将千种情怀寄于山水,偷来一时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也算得上是在啸傲烟霞、嘲风弄月了。于是,我生出一种希望,希望能长久地做这一方山水的草民,讨得一份安宁和清静,也就“到无心处便无忧”了。井底之蛙如此这般津津乐道,也不过是在说天只有井大罢。
这一夜,我真的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为文的妙处
后一篇:下乡的岁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