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口述历史(1)

(2007-02-08 23:38:36)
分类: 科室管理文化

195884日,"北医三院"(时称北京医学院第三医院)召开建院大会;10月基建工程基本完成;1228日正式开诊.1959321日,左奇被任命为北医三院院长,杨克勤,王承祝,冯金声,蔡路为副院长.74日举行开院典礼,时任卫生部李德全部长,北京市王昆仑副市长等到会祝贺.

开院之初,神经科便作为首批临床二级学科,拥有一个28张床位的独立病房,当时内科共开放病床26张,外科开放病床48张.由于北京医学院只有第一医院("北大医院")设有神经科,因此,创建北医三院神经科的任务就主要由北大医院承担.那时,北大医院神经科的主任是陈文俊教授,另一位高年医师曹天祥教授因支援边疆地区医学事业的发展,已调往内蒙古医学院工作了,因此,科里医师按毕业时间先后依次为孙书善(1950),郑丕舜(1951),余宗颐(1952),薛启蓂/高素荣(1953),黄惠英(1954),饶明俐(1955),陈清棠/袁锦楣/吴逊(1956),康德(1957),林谷辉(1958).孙书善当时已是主治医师,是除陈文俊主任之外年资最高的,人品和学识都很好,因此被调任北医三院神经科主任.同时,北医应届毕业生李美琳(1958)分配来科,原建工医院内科医师曹佩芝改行做神经科(曾到北大医院进修),并短期借调来北大医院神经科第3年住院医师饶明俐(1955),以加强科室的力量(饶大夫不久后返回,以后又调往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工作,曾任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1959年下半年,另一位北医应届毕业生夏永潮(1959)分配来科,神经科遂不再与内科医师统一排班,而是开始独立值班了.1961年,北医应届毕业生石磊(1961)又分配来科.这时,全科共有医生5人,他们是孙书善,曹佩芝,李美琳,夏永潮和石磊.

开科之初,由于当时的北医三院所在地尚处偏远荒郊,病人很少,病房床位经常住不满,因此常常需要到处写信,希望其他地方能转一些病人过来.那时每日仅排半天门诊,由一位医师出诊就已足够了.因为门诊量少,有时甚至隔日才出一次.(未完待续)

(李美琳教授口述,刘小璇医师记录)
(部分内容引自饶明俐教授"回忆北医三院神经科的建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口述历史(1)

前排左11977-1987任北医三院神经科主任的曹天祥教授,前排右1是后来任北医三院首任院长的左奇同志.中排左1为郑丕舜教授,中排右1为黄惠英教授,右2为饶明俐教授,右3为国春兰教授(当时是苏联专家翻译,后成为神经科医师),右4为高素荣教授. 后排左11958-1975任北医三院神经科主任的孙书善教授,左2为薛启蓂教授,左4为余宗颐教授
(照片由饶明俐教授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