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科室管理文化 |
1958年8月4日,"北医三院"(时称北京医学院第三医院)召开建院大会;10月基建工程基本完成;12月28日正式开诊.1959年3月21日,左奇被任命为北医三院院长,杨克勤,王承祝,冯金声,蔡路为副院长.7月4日举行开院典礼,时任卫生部李德全部长,北京市王昆仑副市长等到会祝贺.
开院之初,神经科便作为首批临床二级学科,拥有一个28张床位的独立病房,当时内科共开放病床26张,外科开放病床48张.由于北京医学院只有第一医院("北大医院")设有神经科,因此,创建北医三院神经科的任务就主要由北大医院承担.那时,北大医院神经科的主任是陈文俊教授,另一位高年医师曹天祥教授因支援边疆地区医学事业的发展,已调往内蒙古医学院工作了,因此,科里医师按毕业时间先后依次为孙书善(1950),郑丕舜(1951),余宗颐(1952),薛启蓂/高素荣(1953),黄惠英(1954),饶明俐(1955),陈清棠/袁锦楣/吴逊(1956),康德瑄(1957),林谷辉(1958).孙书善当时已是主治医师,是除陈文俊主任之外年资最高的,人品和学识都很好,因此被调任北医三院神经科主任.同时,北医应届毕业生李美琳(1958)分配来科,原建工医院内科医师曹佩芝改行做神经科(曾到北大医院进修),并短期借调来北大医院神经科第3年住院医师饶明俐(1955),以加强科室的力量(饶大夫不久后返回,以后又调往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工作,曾任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1959年下半年,另一位北医应届毕业生夏永潮(1959)分配来科,神经科遂不再与内科医师统一排班,而是开始独立值班了.1961年,北医应届毕业生石磊(1961)又分配来科.这时,全科共有医生5人,他们是孙书善,曹佩芝,李美琳,夏永潮和石磊.
开科之初,由于当时的北医三院所在地尚处偏远荒郊,病人很少,病房床位经常住不满,因此常常需要到处写信,希望其他地方能转一些病人过来.那时每日仅排半天门诊,由一位医师出诊就已足够了.因为门诊量少,有时甚至隔日才出一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