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文本中的数字符号意义

(2025-01-08 12:34:34)
标签:

科学哲学

符号学

银河系漫游指南

strongart

文化

分类: Strongart之思想随笔
      最近看到某大学的哲学通识课期末考试题,整个就是一篇大作文,在《银河系漫游指南》中节选了一段:大概意思就是说有个智能机器人算了几百年,最后说宇宙的意义42. 
    从表面上看,这个情况有点像科学家说宇宙是11维的,10维空间加上1维时间。你要问为什么,那就是算出来的,至于具体怎么算,恐怕就得认真学上几年物理,一般人还不一定能学会。当然,这里有个调整空间,在科普的时候会把过程简单概括一下,拆几个步骤编几个小故事,这样读者就会觉得有点东西,有头脑简单的人甚至会认为自己“懂了”。事实上,宗教一般也是编个故事,把理论中的困难糊弄过去,让一般人更容易相信。事实上,对于科学而言,这样的标准显然是太低了,需要严格的逻辑推导证明,而且还不一定保证完全正确,只能说是现有条件下能够得到的最好结果。
   一般对于文本中的数字符号,都希望能够在文本内部找到它的意义。比如3年8班或者3年E班,就是用8或者E来代表比较差的班,以此来反衬出老师的水平高,更有甚者便是三年Z班的银八老师。同时,我们也有反面例子,《哈利波特》中去魔法学校要经过9+3/4站台,为什么是3/4,而不是1/4,或者干脆干脆约等于1/2呢?作者似乎就是随便一想,无意中故意挖个坑,却没能把它给填起来。当然,如果是本来就没什么意义的数字符号,像电话号码、通迅密码之类的,不太适合用X来代替的话,也只能随便设一个不显眼的了。
   其实,《银河心漫游指南》这篇小说是有点无厘头的,42就是作者的直接设定。如果有人看不顺眼,有没有办法把它改成24呢?你可以给这篇小说写续集,说机器人其实是“算错”了。当然,一般不会是真的计算错误,可能是初始数据不完整,或者是整个理论有了新发展,这样就可以把结构修正为24. 接下来,要让你的续集影响力超过原作,那么人们就会更加认同续集中的观点。如果是科学研究的宇宙维数,那就要靠理论说服现有的科学共同体,至少是其中的年轻一代,那么等到持老观点的人自然淘汰后,新的结果就会得到认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