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胡塞尔先验还原失败的影响

(2022-12-08 12:43:08)
标签:

胡塞尔

现象学

先验还原

先验自我

strongart

分类: Strongart之思想随笔
     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有个重要的概念叫做先验自我,它是对经验自我做先验还原之后的结果,以此为基点来建立他的意向性理论,希望能达到对世界的理性客观的描述。很多学者似乎都对这个概念有所误解,Strongart教授认为先考虑先验还原失败的情况,会有助于对先验自我的理解。
    谈胡塞尔先验还原失败的影响

    在理论物理特别是相对论中,会设定一个理性观察者(Obersever),由此来得到时空的基本性质,这可以说是先验自我的基本模型。先验自我就是类似的理性设定,在更深的层次上考察人的意向活动,说成是上帝视角也未尝不可。具体来看,它就是典型的科学家人格,比如瑞克和莫蒂中的瑞克。
    有些人可能会问:先验自我和经验自我是什么关系,就像是问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是什么关系。小聪明会说:都是自我,都是软件。接下来,海德格尔之流就在小聪明的基础上发挥了一下,说:都是存在的操作,需要操心操神等等。哲学史上的楼就是这样被歪掉的,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很可能是楼歪得最厉害的一段,恐怕都是靠搅史棍们硬粘起来的。
    要达到这样的先验自我,说难的很难,说容易的也很容易。自然发展的人多少都能感受到一点,训练一下逻辑思维就能点亮,但对于接受传统熏陶,从小就背古文教育不当的那一群,先验自我恐怕早就废了。比如某个洋葱头,古今中外读了一堆书,结果自身的信念都不能融贯,变成了一个缝合怪。
    一般来说,缺少真正硬核的人,大都会逃避这样的先验还原,还回去就什么都不是了。他们一般会强调社会学还原,还原到你的具体身份,读书改变命运的就更是如此。说到底,就是抱住某个权威当大腿,然后装模作样的附庸风雅。国内学术界数论文风气,把大数据作为权威,也是社会学还原的一种表现。
    当然,哲学界还是有些人能够不受论文家的影响,但他们大都会认同历史文本的还原。其实嘛,青椒对着教科书照本宣科,老教授对此是不屑一顾的。青椒说:这可是国家的权威教材!老教授说:权威个屁!就是我那个只会记笔记的同学编的。某个教哲学的老师讲到先验还原时,就顺便提到了回归历史文本,感觉就有点黑色幽默,历史文本恰恰是先验还原失败之后,无可奈何之下才抓的稻草啊~
 
    思考题:“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很可能是楼歪得最厉害的一段,恐怕都是靠搅史棍们硬粘起来的”这句话中的“搅史棍们”主要是指哪些人?为什么说他们是先验还原的失败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