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本《你学习那么好,为什么写不好论文?》,竟然还是北大出版的,感觉就是给那些小镇做题家补课的。原书我就不去找来翻了,相信这位同学的小结应该是到位的,下面Strongart教授就来解析一下其中的潜台词。
1.
为什么要强调先积累经验呢?这应该和文章质量关系不大,有的人一开始写的就是好文,但也有人写了一辈子滥文。是不是论文也有论资排辈的潜规则呢?审稿人能查到你的学术经历,如果没有下级期刊的经验,一般就不会给你发上级期刊,反正这些论文都差不多,发了也没什么人看的。
2.
这条算是回应了这本书的名称,只是说是学习好(会考试),而不是说真的聪明有才能,叫他们不要好高骛远想着大师的故事,要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码字。中国教育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没给聪明人留活路,只能找老外来擦屁股:你牛就出国吧!
3.
这是现在网络自媒体的模式,叫做标题党。理论上论文应该属于深度阅读,里面真有内容还行,不然搞过这么几次,恐怕就会被记在小本子上面。当然,现实中的国产论文也就是那么回事,算是给乏味可陈的读者逗个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
有句话叫做论文是改出来的,哪怕是没什么真才实学,只要包装润色到位,照样有机会浑水摸鱼。国外有人用机器生成了一篇乱码文,同样是装模作样的通过了审核。久而久之,做题家就会把装模作样的官方语言当成专业的标志,甚至连latex排版都不放过。
5.
最后一条是杀人诛心,对不起我们古代述而不作的老祖宗。某些小镇做题家说“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其实是因为单纯让他们来学,他们已经是学不会了,只有依葫芦画瓢做一遍,才能够在表面功夫上面稍微学到一点东西。
总而言之,这本书可以让傻掉的小镇做题家找到制造论文的模式,但其实也就是饮鸩止渴,从一傻变成二傻。不怕傻的大学可以开专门的论文写作课,然后就是建立论文学、论文专业、论文系、论文学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