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现一个“小镇做题家”,就是我常说的那个土博士,他们不光是搅合我一个,同时还去搅合其他的人,终于为自己赢得了恶名。除了典型的小镇做题家之外,还有两个常见的变种:做题出国家和做题不成功家。
我们先看典型的小镇做题家,这样的人谈不上有多大才华,但小聪明还是有一点的,就是擅长做题考试。当正常人发现应试教育不对劲了,他们依然是主动麻痹自己,做题刷分考试上岸,淘汰了比他们更优秀的人,再继续刷论文干学术营销。这样的小镇做题家,就像是直接往河里倒废水的工厂,自己的成本的降低了,周围的环境却是被祸害了。更有甚者,自己搞不清楚,还非要不讲武德,奉行丛林法则,最后被吃掉也是活该!
做题出国家可以看做高配版的小镇做题家,不但做题成功上岸了,而且还有幸留学出国镀金深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出国者都能领会老外的先进思想,有些人做题思维深入骨髓,擦了肥皂也洗不干净,只能是做题做到国外去。文明国家的名校大都讲究包容并蓄,有时候也需要一些学术民工做计算苦力,做题家正好可以发挥余热,说不定也能围个小圈子,在鄙视的目光下自娱自乐。回国后,他们讲不出什么高深思想,只能搬运一点学术前沿,搞不好还说在国外立足也得靠做题,其实只是因为他们自己别无所长。
做题不成功家自然是低配版的小镇做题家,和做题家一样唯题是图,结果却没能像他们那样成功上岸。做题家上岸之后,至少是眼界开阔了,原来的想法多少都会有点更新。大学老师会告诉你,中学的那一套没什么意义,然后给你灌输大学的这一套。然而,没上岸的人就一直停留在原始阶段,搞不好就会发展成民科,或者是去搞玄学讲实用。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留学出国者都是做题出国家,确实有人真学到了一些东西,基本上可以与国际接轨,摆脱了小镇做题家的原生教育。遗憾的是,原本因为做题而丢失的灵光,却是很难再恢复过来了。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像小镇做题家那样内卷吗?如果不去做题死磕,恐怕连出国乃至上学的机会都没有。不管怎么说,这些人的功底还是扎实的,可以做好教学工作,就算是国内学者的天花板了。
与之类似,也不是所有没上岸的人都是做题不成功家,也不排除有人珍惜自己的才能,不去和小镇做题家死磕内耗,而是自学成才绽放出自己的光彩,即便是在天花板中也应该算是顶流,却是被某些无耻的做题家搅合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