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空间X上的预层(persheaf)F定义为:对任何X的开子集U,都对应一个Abel群F(U),同时对任何开子集的包含V≤U,都有限制映射res(U,V):F(U)→
F(V),满足下列条件:
0)F(∅)=
0
1)res(U,U) =
id_U
2)对开子集的包含W≤V≤U,有:
res(V,W) · res(U,V) = res(U,W)
拓扑空间X上的预层F可以视为X上的开集与包含的范畴到Abel群范畴的反变函子。
给定拓扑空间X上的预层F,若它满足下面两个层公理,则它就是层:
3)(分离公理)对任何开集U的开覆盖{U_i},若s∈F(U)满足对所有i,s|U_i = 0,则s|U =
0.
4)(粘合公理)对任何开集U的开覆盖{U_i},若对所有i,有s_i∈F(U_i),满足s_i|U_i∩U_j =
s_j|U_i∩U_j,则存在s∈F(U)满足对所有i,s|U_i = s_i.
下面我们看一下层的例子:
1)流形上的连续函数是层,这是层的最典型例子,请读者自行验证定义中的条件1)- 4).
2)一般的拓扑空间X上,取F(X)是任何非零Abel群,对任何真开子集U,F(U)=
0,则这样的F是预层,但不满足分离公理。
3)非紧流形上的紧支连续函数是预层,也满足分离公理,但它不满足粘合公理。
4)一般流形上的常值函数是预层,但不是层。我们可以取两个不相交的非空开集U与V,分别取不同的常值,其粘合公理显然也不成立!
5)常值层(constant
sheaf):对任意Abel群A,在拓扑空间X任何非空开集U上,定义层A_X(U)=
{连续函数f:U→A},其中A取离散拓扑,这样的层A_X称为X上的常值函数层。若X是局部连通的,则对任何连通开集U,A_X(U)=
A.
我们有专门的技术把预层升级为层,即所谓的层化(sheafification).
设F是拓扑空间X上的预层,对任何x∈X,可定义F在X处的茎(stalk)为:
F_x = lim(x∈U) F(U)
其极限是包含x的开集按照包含关系的正向极限。
通过预层的茎,有F到其平展层Π(x∈X)
F_x的自然单射,但这里的平展层Π(x∈X) F_x太大,为此要加入局部凝聚条件,定义X上预层F的层化为:
F~ = {(s_x)∈Π(x∈X)
F_x;对任何x∈X,存在x的开邻域U与t∈F(U),使得对所有y∈U,s_y = t_y}
对于函数层而言,层化的结果就是得到所谓的函数芽(germ).
解析函数在某一点的芽,表现为存在该点的幂级数展开。
这样的层化实际上是函子性的,即对预层的态射f:F→G,可自然诱导其层化的态射f~:F~→G~.
由此可得,若G是层,则预层态射f:F→G可因子化为F→F~→G.
如果我们对一般流形上的常值函数预层作层化,就得到流形局部常值函数组成的层,它被称为该流形上的常值层。
如果系数Abel群A是离散的,比如A=Z,那么流形X上的常值层就是常值层A_X.
对非离散群的情形,我们可以取离散拓扑,把它视为集合层。
设f:X→Y是拓扑空间上的连续映射,可以定义其推出f_*:Sh(X)→
Sh(Y)为:对任何F∈Sh(X),f_*F作用在Y的开集V上为:f_*F(V)=
F(f^(-1)(V)).
常值层的推出未必是常值层。比如包含i:R\{0} →
R,在R\{0}上的Z-常值层F,其推出i_*F在0点的茎为Z⊕Z,而在其他点的茎为Z.
类似,可定义其拉回f^*:Sh(Y)→
Sh(X)为:对任何G∈Sh(Y),f^*G作用在X的开集U上为:f^*G(U)= lim(V≥f(U))
G(V),这里极限取遍包含f(U)的开集V. 特别,当f(U)是开集时,有f^*G(U)=
G(f(U)).
若X是Y的开子空间,则包含映射i:X→Y是拉回是层F∈Sh(Y)在X上的限制F|X.
可以验证,函子f^*左伴随于f_*:对任何F∈Sh(X)与G∈Sh(Y),有同构
Hom_Sh(X)(f^*G,F)=
Hom_Sh(Y)(G,f_*F)
当f为同胚时,这样的伴随是直观的。
若f:X→{x}是常值映射,则对X上的层F,f_*F =
F(X)为整体截面,而对Abel群M,f^*M就是X上的常值层。只要我们把常值层表示为到一点的拉回,就可以得到:常值层的拉回依然是常值层。
流形上的常值层,就是其上由局部常值函数所组成的层,但我们另外还有局部常值层(locally constant
sheaf)的概念。拓扑空间X上的层F是局部常值层,若对任何x∈X,存在X内包含x的开集U,使得F|U是常值层。
局部常值层与拓扑学中的覆盖空间(covering
space)有密切联系,下面假设拓扑空间是良好的,满足局部连通之类的条件。
设p:Y→X是X上的连续映射,对X的开集U,p在X上的截面(section)指连续映射s:U→Y,使得p·s = id_U.
一般书上都是这样定义截面的,但实际上应该把它理解为使得s的像最大的极大截面。
我们可以定义X上的截面层F_Y为:对X的开集U,F_Y(U) = {U上的截面}. 一般流形上的向量束(vector
bundle),可以作为截面层的典型例子。
X上的覆盖空间(covering
space)指满足下面条件的连续映射p:Y→X,对任何x∈X,存在X内包含x的开集U,使得p^(-1)(U)是Y内一组开集U_i的不交并,其中各U_i都同胚于U.
在覆盖空间中,截面可以由其纤维来代表。
下面我们简要说明,X上的覆盖空间一一对应于X上的局部常值层,详见【5】.
给定X上的覆盖空间p:Y→X,其对应的局部截面层F_Y就是局部常值层。反之,给定X上的局部常值层F,考虑其平展空间X_F =
Π(x∈X)F_x,定义p:X_F→X由所有F_x→{x}自然诱导,然后取拓扑:使得对X的任何开集U,截面s∈F(U)自然提升为i_s:U→X_F为开映射。
只要找一个非平凡的覆盖空间,比如p:R→S^1,p(x)=
(cos(2πx),sin(2πy)),就可以得到非常值层的局部常值层。如果空间X是单连通的(它的基本群平凡),其上不存在非平凡的覆盖空间,那么X上的局部常值层一定是常值层。
实际上,这个图像可以推广到一般层的情形:层横过来看是截面,竖过来看就是平展空间(etale
space),详见【4】.
附小诗:望层
横为截面竖平展,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层的真面目,
只缘身在几何中。
一般而言,层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在几何上做计算的是应用层论,这里在拓扑上讨论的叫做通用层论,后面还有集合逻辑上的专用层论。
扩展阅读:
【1】Bredon G E. Sheaf
theory[M].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2.
(层论基础教材,在拓扑学的基础上讨论层,本文主要参考书)
【2】Maxim L.
Intersection Homology & Perverse Sheaves[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9.
(相交同调与反常层理论,对层论基础有简明小结)
【3】Iversen B.
Cohomology of sheaves[M].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2. (层的上同调理论,用层论方法处理代数拓扑的定理)
【4】Wedhorn T.
Manifolds, sheaves, and cohomology[M]. Springer Spektrum, 2016.
(用层论处理拓扑与几何问题,讨论了层的平展空间刻画)
【5】Szamuely T.
Galois groups and fundamental group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用现代的方法讨论基本群,包括局部常值层与覆盖空间的等价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