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Cantor有个著名定理,|R|=|R^2|,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直线上的点与平面上是一样多的。
对Cantor的这个定理,我们有个简单的编码证明。基本思路就是:不妨考虑开区间(0, 1)与(0, 1)×(0,
1)的一样对应,其中的任意一点可以写成0.abcdef…的形式,然后交错对应为0.ace…与0.bdf…,这样的对应几乎就是一一的。这里说几乎是因为可能出现a999…=(a+1)000…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个情况,我们可以约定都写成999…的形式,然后按照首位不为0的要求来分段。比如0.20304050607…可以拆成0.20406…与0.030507…,这样的对应就是一一的。
乍一看,这个结论似乎违背直觉,主要是因为这里只要求集合上的一一对应,而直觉中的对应常常是连续的。假若加上连续性条件,那么其结论就不成立了。
我们可以先从最强的同胚条件开始,这里的同胚是指存在连续映射与连续逆映射一一到上映射,同胚图形的拓扑性质完全相同,它就是拓扑空间范畴上的同构。比如R与(0,
1)实际上就是同胚的,但与[0,1]就不是同胚的,因为后者不是R内的开集。
R与R^2是不是同胚的?有人也许会说不是,因为它们的维数不同,但在拓扑学中的维数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解释却有点舍近求远了。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挖去一点来看,此时R将出现两个连通分支,而R^2依然保持其连通性,这就说明R与R^2不是同胚的。实际上这个结论是局部性的,即不可能有区间同胚于包含R^2内开集的集合。
仔细分析,我们发现上述分析还可以说明:不存在R^2到R的一一连续到上映射。接下来就要问:是不是可以有R到R^2的一一连续到上映射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假若这个映射是线性的,那么我们可以直接用泛函分析中的开映射定理,对于一般情形,我们则需要把它还原为纲推理。考虑A_n=[-n,
n],由纲定理可得,B_n=f(A_n)一定包含R^2的某个闭球B,同时注意到连续映射f映紧集到紧集,有f在A_n上的限制是闭映射,因此f限制在f^(-1)(B)上就是同胚,即包含二维开球的B同胚于R上的区间,由前面的解释可知这是不可能的!

有人也许会想到一类填满空间的曲线(space-filling
curve),包括Peano曲线、Hilbert曲线等不同版本,但实际上这样的曲线不是一一的。图片中就是Hilbert曲线的例子,它通过对正方形不断划分实现,最后得到的“极限图形”就是Hilbert曲线。请注意正方形的中间一点,它在各个划分中都有曲线邻近,因此在最后的Hilbert曲线中就是自交点。
有人可能还会怀疑最后的极限图形是不是曲线,为此要先对曲线有个明确的定义。一般而言,我们把曲线定义为区间到空间的连续映射f,一般还都是选的单位区间I=[0,1],即有曲线f:I→R^n,n=2时又称为平面曲线。请注意,这个分析定义实际上是把曲线定义为映射,而我们通常直观中的曲线则是映射的像,当我们通常谈到曲线时,一般都是在映射与映射像之间自由转化的。
曲线的定义看似简单,但也包含着一些奇怪的例子,比如拓扑学家的正弦曲线,它由平面上y=sin
1/x,0<y≤1与(0,y),-1≤y≤1组成,它是连通的但却不是道路连通的。拓扑学家的正弦曲线之所以显得怪异,是因为其中包含着一个无限构造,而填满空间的曲线则是包含着无限多的无限。实际上,图中正方形的网格可以对应于二进制的有限小数,比如四等分时方格内的曲线段,分别以[0,
1/4], [1/4, 2/4], [2/4, 3/4], [3/4,
1]为参数,十六等分时每个小格就以1/16的长度为参数,以此类推,最后得到的极限曲线所反映的就是单位区间I内的二进制有限小数在逼近实数。
既然我们有这么多奇怪的曲线,是不是可以找个定义,把它们都排除出去呢?实际上,对所谓闭曲线的情形,即满足f(0)=f(1)的曲线f:I→R^n,确实有简单曲线的定义。所谓简单闭曲线,就是指同胚于圆周S^1的曲线,又被称为Jordan曲线。这个名称应该是源于Jordan曲线定理:简单闭曲线把平面分成不连通的两个部分。
我们也可以把一般的曲线定义简单曲线为同胚于[0,1]的曲线,但这个定义似乎没有被教科书正式收录,有的书上只是漫不经心的称其为弧(arc),个人认为其这可能是因为没有比较重要的定理支撑的缘故。那要是遇到怪异的例子怎么办呢?请放心,怪异的例子主要是拓扑学研究的对象,在分析中所用的大都是(分段)可微曲线,这里可微性的要求自然就把那些怪异的情况给排除掉了。
扩展阅读:
【1】汪芳庭.
数学基础[M]// 科学出版社, 2001. (以集合论为主体的数学基础,可读性很高)
【2】Munkres J R. Topology: a first
course[J].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1975.
(拓扑学经典教材,内容相当丰富全面,本文中的数学概念大都可以在其中找到)
【3】Daneshpajouh H R, Daneshpajouh H, Malek F. An interesting proof
of the nonexistence of a continuous bijection between ℝ n and ℝ 2
for n≠2[J]. Inv Lve, 2014, 2(2).
(如题,一篇有趣的小论文)
有些函数的图像是画不出来的,请看博文:为什么画不出Dirichlet函数的图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