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向组合交换代数Stanley-Reisner理论

(2014-10-15 13:53:18)
标签:

数学笔记

交换代数

代数拓扑

单纯复形

strongart

分类: Strongart的数学笔记
    Stanley-Reisner环(又称为面环(face ring))把代数拓扑中单纯复形与多项式的单项商环联系起来,可以说是一张通向组合交换代数的入场券,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关于它的基本内容。
   
    先看Stanley-Reisner环的定义,设k是作为系数的交换环,给定任何一个顶点集为{v_1,…,v_n}的单纯复形Δ,Δ关于k的Stanley-Reisner环是指齐次k-代数:
          k[Δ] = k[x_1,…,x_n]/I_Δ
其中I_Δ是由所有使得不属于Δ的单形(v_iv_j…v_k)所对应的单项式x_ix_j…x_k生成的理想,也称为Stanley-Reisner理想。即
           I_Δ = {m;m∉Δ}
    这个定义的要点就是各顶点v_i对应原子单项式x_i,若干顶点构成的单形(v_iv_j…v_k)对应原子单项式的积x_ix_j…x_k. 请注意,这里各原子单项式的下标都是不同的。换句话说,生成Stanley-Reisner理想的各单项式都是平方自由的,即不含任何平方项因子。
    反之,给定平方自由的单项理想I,我们也可以得到它的Stanley-Reisner环复形
          Δ_I = {m;m∉I}
可以证明它们满足这样的自反关系:
          I_(Δ_I) = I,Δ_(I_Δ) = Δ
    对于平方自由的单项理想m,n,有m整除n iff 对应的单纯复形m∈n,由此说明它们的自然序关系是一致的。 
   对于Stanley-Reisner理想I_Δ,我们有如下公式:
            I_Δ = ∩B_F
其中F取遍Δ的所有极大面(facet),B_F是指由各不属于F的v_i对应的X_i生成的理想。
    这个结论实际上就是Stanley-Reisner理想的准素分解,对于平方自由的情形而言,被分解项可以取为极小素理想,后者正好是与各极大面相对应的。
    由此我们的可以得到Stanley-Reisner环的维数计算公式:
            dim k[Δ] = dim Δ+1
此外,我们还有Stanley-Reisner环的深度计算公式:
            depth k[Δ] = max{r; Δ的r维骨架是Cohen-Macaulay的}+1
    这个公式涉及下文中的Cohen-Macaulay复形,并不适合直接用来计算。 对于深度的一个简单结论是:若Δ是不连通的单纯复形,那么 depth k[Δ] = 1. 

    Stanley-Reisner理论的关键是单纯复形的几何性质与对应Stanley-Reisner环的代数性质之间的转换。先看一个简单的数量关系,(d-1)维单纯复形的f-向量就是它的各维面的个数f=(f_0,f_1,…,f_(d-1)),f_0就是其顶点数,f_1就是边的个数,…,f_d就是其极大面的个数。Δ的Euler数定义为e(Δ)= f_0-f_1+f_2-…+(-1)^(d-1)f_(d-1)
    由此可以计算k[Δ]的(Z^n分次的)Hilbert多项式,有
            H _k[Δ](t)= Σ(F∈Δ)Σ(a∈N^n,supp(a)=F)t^a
                                 = Σ(F∈Δ)Π(v_i∈F)t_i/(1-t_i)
                                 = Σ(i=-1,…,d-1)f_it^(i+1)/(1-t)^(i+1)
    对于Stanley-Reisner环,我们有所谓的h-向量,它是通过其Hilbert多项式定义如下:
             H _k[Δ](t)=h_0+h_1t+…/(1-t)^d
比较上述两式,可以得到f-向量与h-向量之间的关系:
             Σh_it^i = Σ(i=0,…,d)f_(i-1)t^i(1-t)^(d-i)
得到
             h_j = Σ(i=0,…,j)(-1)^(j-i)(d-i,j-i)f_(i-1) 且 f_(j-1) = Σ(i=0,…,j)(d-i,j-i)h_i
其中(m,n)表示m个元素中取n个元素的组合数。
    特别,我们可以得到几个容易计算的公式:
             h_0 =1,h_1 = f_0-d,h_d = (-1)^(d-1)E(Δ)且Σ(i=0,…,d)h_i = f_(d-1)
其中E(Δ)= e(Δ)-1是Δ的约化Euler数,也可以视为Δ的约化上同调的交错和。
    我们还需要Stanley-Reisner环的局部上同调,先引入一些几何概念。设Δ是单纯复形,F是其顶点子集,F的星(star)定义为:
            s t_Δ(F)={G∈Δ;F∪G∈Δ}
而F的连接(link)定义为:
            lk_Δ(F)={G∈Δ;F∪G∈Δ,F∩G=∅}
一般作为整个单纯复形的下标Δ是可以省略的。
    设Δ是单纯复形,k是域,则局部上同调模H^i(k[Δ])的a分量是:
          H^i(k[Δ])_a = H~_(i-|G_a|-1)(lk_(H_a)(G_a;k))
进而其(Z^n分次的)Hilbert多项式为:
           H_H^i(k[Δ])(f)=Σ(F∈Δ)dim H~_(i-|F|-1)(lk F;k)∏(v_j∈F) (t_j)^(-1)/(1-(t_j)^(-1))
上述公式就是关于Stanley-Reisner环局部上同调的Hochster未发表公式。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复形,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代数定义的与拓扑定义的。由拓扑定义的单纯复形(比如纯复形、Euler复形等)是不依赖于系数的,而由代数定义的单纯复形(比如Cohen-Macaulay复形、Gorenstein复形等)则可能会依赖于系数。比如射影平面P^2的系数为域k的一阶约化同调群当char k=2时为k,否则为零。由下面关于Cohen-Macaulay复形的Reisner判定可得,射影平面P^2对域k是Cohen-Macaulay复形 iff char k≠2. 
    有的文献上也直接定义Cohen-Macaulay复形为某个域上的Cohen-Macaulay复形,但下文不会再对系数做特别讨论,这里约定其系数为任意给定的域k.
    单纯复形称为纯的,若它的极大面都有相同的维数。单纯复形Δ称为k上的Cohen-Macaulay复形,若对应的Stanley-Reisner环是Cohen-Macaulay的。显然,零维复形一定是Cohen-Macaulay的。在Cohen-Macaulay环中,所有的极小素理想都有相同的高,因此Cohen-Macaulay复形一定是纯的。
    单纯复形称为有壳的(shellable),若它存在有序面F_1,F_2,…,F_n,使得对任何1<j≤n,(∪(i=1,…,j-1)F_i)∩F_j是F_j边界的极大面的非空并。可以证明,有壳的复形一定是Cohen-Macaulay的。
    对n个顶点的d-1维的Cohen-Macaulay复形,我们有如下的上界定理:若其h-向量(h_0,…,h_(d-1)),则有0≤h_i≤(n-d+i-1,i),0≤i≤d,其中组合数(n-d+i-1,i)恰为循环多面体C(n,d)的h-向量。
    由此可得,若单纯复形Δ是由两个仅在一点c相连的二维单形abc和cde组成的蝴蝶结复形(bow-tie),那么Δ是纯的,却不是Cohen-Macaulay的,因为它的f-向量为(5,6,2),进而h-向量是(1,2,-1),不满足Cohen-Macaulay复形的上界定理。此外,我们还可以直接看出,它并不是有壳的复形。
    文献[1]的定理5.1.15表明,我们不能通过h-向量来区分Cohen-Macaulay复形与有壳的复形,Cohen-Macaulay的非有壳复形的典型例子是笨伯帽(dunce cap),由代数拓扑知识可以得到,它是约化Euler数为0的可缩空间,满足下面关于Cohen-Mcaulay复形的Reisner判定,其非壳性的说明则需要用到可分拆复形(partitionable complexes)中的有序壳外的唯一极小元素(可参见[2]),假若笨伯帽是有壳的,那么最后的壳元素的唯一极小元素是它本身,这就意味着笨伯帽的h_3≠0,这与其约化Euler数为零矛盾(详见[3]).
     Cohen-Macaulay的典型特征可以通过其上同调来刻画如下:设Δ是单纯复形,k是域,则有
            Δ在k上的Cohen-Macaulay的 
        iff H~_i(lk F;k)=0对所有F∈Δ与i<dim lk F成立 (Reisner)
        iff 对X=|Δ|,H~_i(X;k)=0,若i<dim X. (Munkres,Stanley)
    第一个等价关系的证明主要是用文中的Hochster未发表公式与Cohen-Macaulay环的局部上同调性质:设dim Δ=d-1,则Δ是k上的Cohen-Macaulay环 iff H^i(C·)=0,若i<d,其中C·为Δ对应是Koszul复形 iff H~_i(lk F;k)=0,对所有F∈Δ,i<dim lk F.  有时我们也把约化同调写成相对同调的形式:对任何p∈X,有
            H~_i(X;k)=H_i(X,X\{p};k)

     接下来看Gorenstein复形,单纯复形Δ在域k上是Gorenstein的,若k[Δ]是Gorenstein的。对于Gorenstein复形,我们一般可以化为core来处理。定义core Δ=Δ_(core V),其中core V={v∈V;St v≠Δ}. 我们有Δ=core Δ*Δ_(V\core V),进而
            k[Δ]=k[core Δ]⊙k[Δ_(V\core V)]=k[core Δ][X_i;v_i∈V\core V]
因此,Δ是Gorenstein的 iff core Δ是Gorenstein的。
    满足条件Δ=core Δ的Gorenstein复形又称为Gorenstein*复形,这个条件的意思就是复形Δ不能有所谓的星型中心。非Gorenstein*复形的Gorenstein复形的简单例子是线段ab,其中a与b都可以视为星型中心;还有两个线段ab与bc连接得到的复型,其中b是星型中心。对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线段相连的直链,尽管没有星型中心,但用下面同调判定,可以说明它们已经不是Gorenstein复形了。
    设Δ是单纯复形,k是域,令Γ=core Δ,则有
            Δ在k上是Gorenstein的
        iff 对所有F∈Γ,H~_i(lk F;k)=0,若i<dim lk F;H~_i(lk F;k)=k,若i=dim lk F
        iff 对X=|Γ|,H~_i(X;k)=0,若i<dim X;H~_i(X;k)=k,若i=dim X.
   Gorenstein环就是型为1的Cohen-Macaulay环,对于Cohen-Macaulay环的情形,i=dim lk F的约化同调正好体现了这一点。
   Euler复形主要是类比多面体来定义的,单纯复形Δ是Euler复形,若Δ是纯的,且对所有F∈Δ,E(lk F)=(-1)^dim lk F.  这样的定义使得其h-向量满足Dehn-Sommerville方程:若Δ是(d-1)维Euler复形,其h-向量为h=(h_0,h_1,…,h_(d-1)),则h_i=h_(d-i),i=0,…,d. 其证明过程还可以得到Euler复形Δ的k[Δ}的Hilbert多项式的互反性质:
            H_k[Δ](t^(-1))=(-1)^dH_k[Δ](t)
由此还可以诱导出k[Δ]与其典型模同构,因此我们有如下的结论:若复形Δ满足条件Δ=core Δ,则Δ是k上Gorenstein复形(也是Gorenstein*的) iff Δ是在k上为Cohen-Macaulay的Euler复形。
    这样一来,要找一个Cohen-Macaulay复形不是Gorenstein*复形,只要找一个h-向量不对称的有壳复形就可以了。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由三个一维单型ab,ac与ad在唯一公共顶点a处连接得到的Y型复形Δ,它显然是有壳的,但其h-向量为(1,3,0),不满足Dehn-Sommerville方程,因此它就不是Euler复形,因而不是Gorenstein*复形。当然,我们可以直接看出这个Δ有星型中心a,不满足条件Δ=core Δ,而Γ=core Δ=(b,c,d),X=|Γ|的约化同调为H~_0(X;k)=k+k,可见Y型复形不仅不是Gorenstein*复形,而且还不是Gorenstein复形!
    
    最后,我们可以把这些单纯复形的相互关系小结如下:   通向组合交换代数Stanley-Reisner理论 
   
    扩展阅读:
    [1] Winfried Bruns, H. Jürgen Herzog. Cohen-macaulay ring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交换代数专精读物,第五章介绍Stanley-Reisner环,本文主要参考书)
    [2] Stanley R P. Combinatorics and commutative algebra[M].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2007. (交换代数组合理论的入门书)
    [3] Kolins S. Notes For Algebraic Methods in Combinatorics[J]. 2008. (交换代数组合理论的入门讲义)
    [4] Francisco C A, Mermin J, Schweig J. A Survey of Stanley–Reisner Theory[M]//Connections Between Algebra, Combinatorics, and Geometry. Springer New York, 2014: 209-234. (交换代数组合理论的概要小结)
    [5] Miller E, Sturmfels B. Combinatorial commutative algebra[M]. Springer, 2005. (专门的组合交换代数参考书)
    我们的组合交换代数里用到了局部上同调啊,请看博文:浅谈局部上同调及其对偶定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