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新闻说丘成桐教授建议在高考中加入微积分,认为微积分不难学而且应用广泛,国外很多学校在中学就有微积分课,同时还指责奥数是偏门,应该减少奥数的加分项目(图文有关)。
丘成桐对于奥数与微积分的观点是相当中肯的,只不过这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可比性,因为数学竞赛是少数人参加的,不喜欢的话可以不加理会,而高考则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要面对的。当然,可能他是指在高考中加入少数奥数题(可能的附加题),把它们换成微积分题要更好一些。
假若就在高考试卷中加入少数微积分题,或者是有意识的加入一些使用微积分之后会更加简单的题,从理论上来说还是非常可取的。但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已经出现过,有个叫葛军高考数学帝(还是奥数主编),就是高考中加几道可以用上微积分的题,结果秒杀一大批的考生。高考中的奥数题一般不需要额外的知识储备,但这个微积分你不学自然不会,我们的中学老师是教好还是不教好呢?
葛军的出现尚且如此,要是正儿八经的考微积分,对国内学生的要求未免高了一点。你别奢望着到时候还有老师来教,一般只要在中学教上三年数学,估计那个微积分知识就忘得差不多了,多半只能叫学生死记硬背求导公式,反而是容易产生负面效果。况且中学就把微积分学了,上大学学高等数学还得再重复一遍,就会造成一种资源浪费。
这样看来,让中学生普遍学微积分是不现实的,丘成桐的观点可能更适合于立志学数学的学生,因为数学系一开始就学数学分析,微积分这一块恰好就是一个空白。Strongart教授觉得比较好的方法是让考数学系的学生单独测试微积分,估计丘本人也会赞成这个想法,但这就变成了数学要闹分裂闹独立,与中国教育的大一统局面相违背,所以也就没人能这么说(对比一下哲学系的情况,陈嘉应的提议是本科取缔哲学专业)。
最近数学系出了一点小丑闻,请看博文:谈苏大数学教授抄袭剽窃的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