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辛几何与辛流形

(2013-03-13 13:22:08)
标签:

现代数学

微分几何

辛几何

辛流形

strongart

分类: Strongart的数学笔记

    最近学了一点辛几何,给大家谈几点初级想法,主要是侧重于辛流形的基本概念,解释一下什么是“Hamilton G-空间(M,ω,Φ)”,后者似乎是辛几何中经常出现的对象。

 

    现代几何学的基本舞台是流形,但在研究一般流形时都默认读者已经了解线性空间,而这里辛流形用到的线行空间是带有辛结构的,这一点一般读者未必都熟悉,因此一般辛几何的入门书籍大都从辛线性空间开始介绍。所谓的辛线性空间,就是一般线性空间V上加一个辛结构ω,它被定义为V上的一个非退化反对称双线性形式,对此,可以类比所谓线性空间的正交结构,这里的辛结构则是把正交结构中的对称换成了反对称,类似的我们也可以定义辛向量空间下正交补的概念,只不过此时可能出现子空间W≤W⊥的情况,这样的子空间被称为迷向的(isotropic);假若W=W⊥,则子空间W称为Lagrange的。

    辛向量空间(V,ω)上结构可以由辛基完全决定,所谓的辛基是指一组向量{e_1,…,e_d,f_1,…,f_d},它满足条件ω(e_i, f_j)=δ_ij,ω(e_i, e_j)=ω(f_i, f_j)=0. 任何辛向量空间内都有这样的辛基,因此总是偶数维的,同时任何2d维辛向量空间都同构与d个R^2上辛向量空间的直和。在此辛基下,V的Lagrange子空间均占据着一半的辛基,不妨就设为e_1,…,e_d,要是再添上另外的f_i项,那就只能称为是迷向子空间了。

 

    把正交结构推广到一般流形上就得到一个黎曼结构,而把辛结构推广到流形上马马虎虎的还是叫辛结构。具体来说,假若流形M上带一个反对称的非退化闭二形式ω,那么(M,ω)就称为一个辛流形。对于辛流形我们有如下的典型性质:

    1.偶数维:这是因为流形的维数就是切空间的维数,而切空间就是上面提到辛向量空间,因此一定是偶数维的。

    2.可定向:这个是因为我们可以对ω做外积,得到它的体积形式ω^d,这里d=dim M/2.

    3.若M是紧流形,偶数阶de Rham上同调群H^2i(M,R)(1≤i≤d)非平凡:ω^i就是H^2i(M,R)的非零元素。

    4.切丛TM标准同构与余切丛T*M:具体来说,对任何x∈M,可由内积v→i(v)ω_x,v∈T_x(M)给出这里的对应关系,

    5.辛结构ω在局部坐标可取为与C^d相同的标准形式ω=dx_1∧dy_1+…+dx_n∧dy_d,这个结论被称为Darboux定理。它说明同维数辛流形在局部上都是辛同胚的。由此可见,辛流形与Riemann流形的状况是完全不同的,在Riemann几何位于中心地位曲率概念在辛几何中是平凡的。

    有人对此可能会有疑问,辛流形与Riemann流形的主要差别就是2-形式的对称与反对称,出现迷向的情况还是可以理解的,但似乎不至于一下子让曲率消失掉。通过与国外学者交流,我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主要就是辛流形的概念中的微分形式ω是闭的,也就是说还附加一个微分方程dω=0,而在Riemann几何中这个微分方程就对应于曲率为零的条件,辛几何其实只是对应于Riemann几何中的一个特例而已。

   

    由此可见,辛流形的条件还是相当苛刻的,即便是最常见的球面,一般还无法构成辛流形(n>2维球面的二阶上同调群平凡!)。然而,我们却又一大类特殊的辛流形,这就是一般光滑流形Q的余切丛T*Q,后者自然带有一个辛流形的结构。

    假若π:T*Q→Q是一个自然投影,我们可以定义T*Q上的典型一形式α如下:对任何p∈Q

        <α_p,v>=<p,dπ_p(v)>, v∈T_p(T*Q)

进而得到T*Q上的典型二形式:

        ω=-dα

    这样得到ω不仅是闭的,而且还是恰当的。假若一个辛流形上的辛形式ω都有这样的恰当形式,那么它就称为恰当辛流形。光滑流形的余切丛都可以被构造成恰当辛流形。

    在余切丛T*Q内,Q的截面像构成T*Q的一个Lagrange辛子流形,即其切空间是T*Q的切空间的Lagrange子空间且继承了T*Q的辛结构的子流形。 

   

    下面来谈谈辛流形(M,ω)上的一些几何构造。先看所谓的辛向量场,它可以由D_X(ω)=0定义,此外还有对应于M上某个函数H的Hamilton向量场,它由i(X_H)ω=dH定义。通过Weil公式,D_X=di(X)+i(X)d可以证明Hamilton向量场都是辛向量场。

    记(M,ω)上所有辛向量场的空间为S(M,ω),所有Hamilton向量场的空间为H(M,ω),我们有基本的正合列:

        0→H^0(M;R)→C^∞(M)→S(M,ω)→H^1(M;R)→0

其中C^∞(M)→S(M,ω)是由函数f映射到它决定的Hamilton向量场H_f上的映射,当上同调群H^1(M;R)=0时,M上所有的辛向量场都是Hamilton向量场。

    给定C^∞(M)内的两个函数f与g,我们还可以定义Poisson括号如下:

        {f,g}=-ω(X_F,X_G)=i(X_F)dG=X_FG

由此给出C^∞(M)上的李代数结构,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Poisson代数。光滑函数空间具有Poisson代数的流形称为Poisson流形,它是比辛流形更加广泛的一类流形。

 

    接下来看辛流形(M,ω)上的群作用,假设G是一个李群,M上的G-作用称为辛的,若它保持辛结构ω;G-作用称为Hamilton的,若它对应的向量场ξ是Hamilton的,同时它与G-作用还是可交换的,类似可定义G的李代数g在(M,ω)上的作用。这里的Hamilton作用可以具体表示为对任何ξ∈g,存在一个光滑函数Φ(ξ),使得ξ_M=X_(Φ(ξ)),即i(ξ_M)ω=dΦ(ξ),这里的ξ_M是ξ在流形M上由exp(-tξ)生成的向量场。

    上面的映射ξ→Φ(ξ)可视为M到g*的映射,称为Hamilton作用G的力矩映射(moment map).在Hamilton作用下,力矩映射Φ:M→g*可以被确定到仅差一个常数。下面看力矩映射的两个特例:对于辛结构ω=-dα的恰当辛流形而言,其力矩映射Φ:M→g*可以直接定义为为<Φ,ξ>=<α,ξ_M>. 而对辛向量空间(V,ω)对李群G的辛表示而言,若任何ξ∈g在v∈V上有作用ξv,那么<Φ(v),w>=ω(w,ξv)/2,w∈V所给出的Φ:V=T_vV→ g*就是力矩映射。

    这样我们终于可以解释什么是Hamilton G-空间(M,ω,Φ)了,就是指带力矩映射为Φ的Hamilton G-作用的辛流形(M,ω). 任意给定m∈M,可以证明力矩映射的核ker(dΦ)是所谓赋值映射的正交补,即由{ξ_M(m);ξ∈g}的组成的空间的补集,这里我们借助于ω的非退化性将TM与T*M等同。当G的作用可迁时,力矩映射的像就是g*上G的余伴随作用的一个单轨道,即Φ(M)=O,O=GΦ(m),m∈M. 进一步我们还有所谓的Kostant-Souriau定理,它是说任何余伴随轨道都有唯一不变辛形式使得单射O→g*是力矩映射,特别当G-作用可迁时,Φ覆盖整个轨道O,M上的辛形式可以由力矩映射从余伴随轨道O上拉回,因此是被力矩映射唯一决定的,这也就是力矩映射Φ在辛几何能与辛流形(M,ω)相提并论的原因了。

    最后,简单提一下G=T时的一个结论,它被称为是环面作用的凸性定理:设(M,ω,Φ)是紧连通的Hamilton T-空间,T是有效作用在M上的环面,则力矩映射的像Φ(M)是维数等于dim(T)的多面体。在其证明中要用到了Morse理论的推广形式,主要是就由力矩映射诱导出来的函数的Morse-Bott函数,对此我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本文的主要参考书是Shlomo Sternberg的《辛几何讲义》,那本书后面还有Hamilton配边、线性化定理等内容,但却没有涉及到上同调,后者可以在Koszul的《辛几何引论》中得到补充。


    辛几何与流形的定向有一腿啊!请看博文:流形、李群、复定向与辛几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