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了中国大陆本土的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小说《蛙》,读完后第一感受就是哇,恶心得想吐哇!尽管这篇小说不像红高粱那样血肉横飞,但总有一种凤姐卖丑的感觉,似乎就是要告诉中外读者,中国人特别某个时期内的农民到底有多么的丑陋和愚昧!
小说一开始就说小孩子吃煤,吃得两嘴乌黑还嘎吱嘎吱的嚼,也许文明地区的人觉得那是夸张的手法,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但我认为这应该是真实的,身边就有民工的孩子在垃圾桶找东西吃,想想那可是扒树皮挖草根的年代,试完了有机物试试无机物也在情理之中,貌似还有吃观音土的故事呢!
此后就出现是故事的主角姑姑,她年轻时的恋人开飞机逃到台湾去了,然后她就一颗红心交给了国家。上面指导哪里,她就咬到哪里。后来看到传单上说他男友在台湾过得不错,结果就被人重新揭发出来,为此姑姑不惜写血书保证,结果还是被组织给处理了,只是处理的理由改成了写血书向上级示威,这也充分表现了中国人处理事情是狡猾狡猾的啊!
姑姑受到了这般不公正的待遇,非但不对上面有所提防,反倒是激发中国人的奴才气,成了上面的好女儿。先是帮忙接生皆大欢喜,可后来一计划生育就有矛盾了,然后就出现了小说中最为丑陋的一幕。姑姑带着民兵要上村民家搜人,不交人就叫拖拉机把他房子给拉到,话说这已经够耸人听闻了吧!文明人对此是难以想象的,有心计的人可能觉得她是公报私仇,但姑姑却是一心为公的,因此就能够想出更高明的招数,说要先把他邻居家的房子拉倒,然后叫邻居都去找他赔偿。话说这早已超过了姑姑的职权范围,邻居完全有理由报警了,但是在那个落后的环境下,那些邻居不敢招惹姑姑这个官方代表,只能拼命往那家人院子里扔砖头撒大粪。
要是这事穷人受到的待遇,可有了钱又怎么样呢?姑姑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能够直接冻结他的银行存款(其实就是农村信用社),她倒也是不知想要占神马便宜,只是用这个钱来发动村民进行搜捕活动,每人每天5元,要是不来领钱就罚款!以前听说农民有钱不敢存银行,埋在地里结果都喂了老鼠,我还觉得他们太愚昧,现在看来是落后地区的银行太没用了,连公民的基本财产都保障不了啊!看到这里我只能庆幸自己没生在那个愚昧的年代,也没生在一个愚昧的角落里,不然的话恐怕连哇都哇不出来了啊!
话说莫言得到诺贝尔奖的基本原因是“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但我看他的作品只是有点早期超验主义的色彩,还谈不上是魔幻现实主义,这里可能有一个文化方面的误会。莫言写得大体上还是真实的事情,但老外不敢想象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丑事,就以为他在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写作呢。反之,文明作家的虚无式的讽刺,常常能够在中国人身上找到原型,比如那个在家饿死的最强宅男王小林,无疑就是卡夫卡笔下饥饿艺术家的现实版写照,但愚昧的中国人还非要说他是死于懒惰,不能自食其力!
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向最牛宅男王小林忏悔,请看博文:最强宅男王小林的高尚品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