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作家莫言得到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国内可谓是一片欢欣鼓舞,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大约十年前中国足球第一次闯进世界杯的情形,好像感觉中国足球一下子牛气了,可惜结果却是一球未进吃了几个零蛋回来了,其实就是上国际舞台秀了秀下限,此后中国的足球水平又重新被打回了原形。
好在这个诺贝尔文学奖没有直接的胜负对抗,即便是在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中垫底,也不会太明显的表现出来,可能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一个诺贝尔授奖仪式上的讲话,要是莫大叔也说什么为人民之类的,估计就会被老外看笑话了。看莫言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开始是一味的强调人性,可不待展开就转到揭露社会黑暗上了,可见他对人性的理解也只是一层外衣,本质上还是传统文艺观念的那一套啊!
既然是这样的一位大叔,在中国也不算特别突出,怎么还能够拿到诺贝尔文学奖呢?记得当年中国足球能进世界杯,主要是日韩都作为东道主,在预选赛中没什么有力竞争者,这回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似乎也没什么强劲的竞争对手,在大致半斤八两的状态下,老外正好送了中国人一份人情,算是鼓励一下欠发达地区的文艺创作。以前中国人一直对诺贝尔奖有偏见,说得重一点就是代表西方利益,说得轻一点也是不了解中国文化,恨不得让他们给曹雪芹追认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实际上,诺贝尔奖一直都比较照顾一些欠发达地区,以前就曾给一位法籍华人送过奖,却没想到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中国人对此是怨声鼎沸啊!好在评奖委员会的人心胸宽广,这回看到中国的主流文学家来了,而且写的东西还有点意思,便做个顺水人情把文学奖送了出去。
有人也许会质问,那个莫言的小说你看过没?说实话,最新的小说《蛙》真没看过,但以前了很多小说倒真看过不少。记得小时候我妈带我去看电影,看到一点就说要出去买东西,然后就偷偷从边门逃跑了,说这个片子太残酷不能看,当时只知道这部电影叫《红高粱》。大学时,发现还真有叫《红高粱》的小说,然后就发现了作者莫言,接着把他的书基本上都读了一遍,感觉就是比较过瘾,书里有很多H的因素,也用到了一下现代派的手法。貌似这样做法不仅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比较流行,而且在日本动漫中也屡见不鲜。这应该是有原因的:只有H的话就会显得庸俗,时间一长还会乏味;只有现代派手法就难免枯燥,甚至让人不知所云;两者一结合的话,既提升了H的品味,又增加了书籍的可读性,何乐而不为呢?然而,这样的作品上手容易,一般只能成为通俗文学,也可能成为畅销书,基本上相当于民工漫,只可惜由于历史局限性,诺贝尔文学奖不接受动漫作品,不然得奖就可能是《棋魂》和《死亡笔记》的作者小畑健了。
此外,莫言小说的一个特色就是浓重的乡土气息,似乎迎合了中国人所说“越是民族的就是越是世界的”,但这也只是投机讨巧而已。这就相当于一个长着长鼻子的演员,一般有长鼻子的角色就得找他来演,但反过来说他也只能演长鼻子的角色,而且这个鼻子实在太引入注目了,其他表演技巧之类反倒是无所谓了。就这样的一位特殊演员,假若剧中有其他表演出色的演员,那么年度最优秀演员的轮不上他的,但若是碰巧这一年波澜不惊,那就不妨送他一份人情了。
不管怎么说啦,这个第一次总是值得庆祝,能出去见一回世面也总是好事情,只是中国人千万别以为自己的文学水平已经能够走向世界了。在此我Strongart教授代表十三亿多中国人,特别是广大的文学爱好者们对老外送我们诺贝尔文学奖的行为衷心的说上一声:三克斯!
中国人似乎特别在乎中奖啊!请看博文:中南大学中大奖,刘路破解西塔潘猜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