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为了贴近青少年的生活吧,很多日本动漫都设定了一个校园背景,其中活跃着各类学生社团,我想这应该是日本校园生活的一个写照吧。可是想想自己当年,中学时几乎没听说过什么学生社团,只是小学有那么个课外兴趣小组。
记得大约是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说每个星期五的第三节课是课外兴趣小组,大家可以选择报名参加其中的某个小组。当时,我对这些小组也没什么概念,而且要开口说自己的兴趣,似乎是一件非常害羞的事情。后来发现不少同学参加了乒乓组,当时尽管自己打得不算最好,但至少能够对付各种旋转球,也就是所谓的“不吃转”,这一点对于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是非常难得了。记得大学时班里组织一个乒乓球比赛,最后决赛时我经常失误(好久没打了啊!),但是我的对手竟然是吃转的,使得我的每个发球都几乎成为必杀,就这样得了一个无聊的冠军。可要是我说想参加乒乓组,肯定就会让老师惊讶一下,这便让我感到很不自在,况且乒乓组的那个老师就是我们的体育老师,想想自己每次跑步都是最后一名,心里就多出几个疙瘩,结果也就没能说出口来。
就这样,第一个学期我什么小组也没参加,两节课后便早早的回家了,似乎还隐约有一种逃学的负疚感。后来数学组的同学说,老师教了他们设未知数列方程,说以后解题可以用这个办法了,还真让我觉得有点羡慕,但是自己最想要参加的还是乒乓组。
第二个学期老师对我说,要不你就去参加作文组吧,尽管我不是太乐意,但是也没敢硬顶回去。进了作文组之后,果然就要多写几篇作文了,好在那位老师还算比较照顾我们,一般是两个星期写一次,尽量让我们在课堂上完成。剩下来的时间就是讲评文章,介绍一点通用的写作技巧,现在也就记得一个开门见山。还有就是有一次是看图写作,好像是一张年画上有几个小孩在玩雪,结果最后老师说有些同学的描写很精彩,可只有一个同学点出了中心,其实这就是“瑞雪兆丰年”啊,以前还真没听说过有这个说法呢!
后来为了准备数学竞赛,我才算是名正言顺的归入数学组,也就再也不奢望要加入乒乓组了。不久,兴趣小组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了,便索性约定好时间课外辅导,同时数学老师免除了我们所有的常规作业。记得有一段时间是六点钟回校上课,在寂静的教师办公室里听老师分析问题,等到一节课结束之后,我就在满天星光的照耀下狂奔回家,正好能赶上七点钟放的动画片变形金刚。就这样,我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解决了高年级的课程,还学到了很多有趣的奥数,此后自己的数学能力就再也没像当时那样充分发展了。
当时写作文最喜欢写什么呢?请看博文:我在作文里最常写的一件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