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80后童年回忆中有一种叫做“老将”的游戏,就是两个人从地上拔根草,然后套在一起往回拉,看谁的草能够把对方扯断。这次我要回忆的游戏与“老将”同属物物对抗系,只不过所用的材料比较特别,当时我们都把它叫做瓷砖。
那时所谓的瓷砖,现在看来就是马赛克而已,真正的瓷砖要比它大很多,但为了保留当年的记忆,这里还是干脆称为瓷砖吧。当时我们的周围有一些建筑工地,地上有很多残留的马赛克,一些小孩没事就捡着玩,其中某个人(很遗憾不是我啊!)忽然想到可以用瓷砖相互砸着玩,一个新游戏就一下子被发明出来了。游戏过程很简单,一个人先放一块瓷砖在地上,另一个人用瓷砖砸地上的瓷砖,然后相互轮流。如果某块瓷砖碎掉了,那就算是死砖,不能够继续参与战斗了,只能让它的队友为它报仇了。
记得刚发明这个游戏的时候,还真有一批人为之投入呢,你看那一群小孩正蜗居在一个角落里,噼里啪啦的不知道在干什么呢,等到他们离开之后,地上就是一篇狼藉的瓷砖尸体。其实,砸这个瓷砖也要讲究技巧的,力气用小了砸不碎对方,用大了的话又可能会同归于尽,要是不幸砸偏了,那就只能是自损生命了。后来我们开始为什么活砖的合理性产生了争执,有的瓷砖就坏了一点点,有人说它是死砖,但它的主人说只是受了点伤,还能够继续参加战斗。最后我们逐步约定了规则,坏一个小角还能够继续,但坏两个小角或者一个大角就必须被淘汰出局了。
记得有一次,某个同学得到一块特别厚的瓷砖,它砸其他瓷砖一砸就碎,可其他瓷砖砸它却伤不到分毫。最后一群人也顾不得游戏规则了,纷纷用自己的瓷砖去砸那块厚砖,充分体现课本中学到的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等到剩下最后一块瓷砖的时候,那个人使足了气力往下一砸,终于用自己的粉身碎骨换来了同归于尽的局面。此后不久,我们也都知道了可以捡到厚砖的地方,我们的砸瓷砖游戏就这样升级到了厚砖时代。
尽管我也很喜欢玩这个游戏,但玩的时候总是有那么一点顾虑,要把瓷砖碎屑砸到眼睛里,恐怕就不是那么好玩了。可难得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又有同学参与的游戏,总是不愿意轻易放手,直到某天真的把瓷砖砸进了眼睛,揉了半天也不知道弄出来没有,这才算是得了教训,在厚砖时代的初期金盆洗手。
当年算是充分利用家里的那点玩具了,请看博文:我小时候的玩具运动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