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惊闻有位国学天才不能进复旦,很多人都在讨论高考公平与天才之间的关系,这固然是一种重要的话题,但前提是那个人得真是天才才行,不然过些日子就该讨论富二代能不能赞助降分的话题了。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怎么国学里面也蹦出天才来了?
要说天才的话,总得在一些至少能够发挥天性的领域中,主要集中在纯粹的科学与艺术,像数学天才,哲学天才、音乐天才等等,这些领域能够让创造与想象力发挥作用。然而,像地理天才、历史天才、考古天才之类恐怕是不会有的,因为它们主要是依靠知识积累,基本上属于勤能补拙的领域。所谓国学,无非是某个民族的知识考古学,只要多读多背依葫芦画瓢就行,创造与想象恰恰是受到限制的。遗憾的是,中国人只要看到一点常人做不到的事情,特别对死记硬背情有独钟,总是把这样的人当成是天才。记得曾经看到一个数学天才的报道,可那个天才并不是证明了什么大定理,只不过会被圆周率π而已,据说能背到几百几千位,估计老外的数学家看到之后又得笑掉大牙了。
除了智力上之外,体育运动方面上也有一些比较自由的领域,能够在比喻的意义上出几个天才。有的人天生比较别人灵巧,或者是天生比别人跳得高,然后就有了杂技天才、篮球天才之类的称号,可有谁听说过广播操天才的?其实,我们的国学倒是和广播体操比较相似,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大号的中学生行为规范,基本上都是定死了的东西。广播操做得再多再勤,也只是活动活动四肢而已,不可能让自己的运动能力又多大的提高,要是一个天生运动能力强的人整天做广播操,反倒是可能逐渐退化。这里我想提醒电脑前的观众朋友们,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比较聪明的话,那就要好好珍惜你的大脑吧,尽量少碰国学之类东东。
记得以前的国学主要靠课堂灌输,后来发现基本上没人买账,就干脆娱乐化伪时髦了起来,搞了一些开心学国学之类节目,而我们的国学天才就好像超女超男一样应运而生了。只可惜当地的文化似乎不怎么发达,和复旦那边又不是一个系统的,八大教授的保荐打动不了招办的铁石心肠,那个“天才”要是像韩寒一样有幸生在上海,恐怕就不会有这种问题了。当然啦,他要是趁机当个国学超男,对个人也未尝不是一条出路,只是千万别把国学之类东西太当真了。
最后,不论那个“天才”受到多少教授的青睐,我都要来说上几句大实话,国学这个玩意儿也就是耍耍而已,千万别提国学天才之类的笑话。中国人似乎还真是不懂天才啊,天才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天才的成功是个人的荣耀,而天才若是不幸被埋没了,那就是整个民族的耻辱!
国学粉丝看了这个不要生气哦,请看博文:国学粉丝的凤姐语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