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看“大师”们一起吵架哈

(2010-06-21 13:02:32)
标签:

吵架

大师

中医养生

心理学

strongart

文化

分类: Strongart的人生故事

    昨天家里的老头子在看电视,正好看到一个(好像是央视的)谈话节目,就是一些所谓的大师在那里争论中医是不是科学。当时,我正好在外边吃午饭,不知不觉就被这样的声音给感染了,差点儿没把饭粒子全都喷出来。

    在我很小的时候,长辈们就教育说,别人话没说完的时候不要插话,这是最基本的文明礼貌。可貌似在中国,文明礼貌之类的东西都是给小孩子预备的,大人可以随便打断小孩的话,小孩要是敢这么做就会被扣帽子。可这次节目里请来的那几位,个顶个的都是“大师”,好像是谁都不买谁的帐,哪里顾得上什么礼仪风范啊!结果一个人话还没说完呢,好几个人就抢着插进来,好像谁的话多嗓门大就占理似的,结果自然是炒成一锅粥,可怜的主持人想调解都调不过来啊!

    记得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就提到嗓门大,可这只是在市民层面上的,到了“大师”层面上还另有高招,最后还在说话的那个人就是靠了这招生存下来的。到底是什么招呢?其实,那招我小时候就已经无师自通了,小孩吵架都觉得多说一句就占便宜了,可一直重复又会感到疲累,后来我似乎在哪里看到一句“知了不知疲累的鸣叫着”,便想到把自己当成一只知了,以一定的节奏重复着吵架的话语,果然就在吵架的时候战无不胜。这次,那个胜利者也就用的这招,说的话就像正弦曲线波一样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又仿佛火影忍者里两只老蛤蟆的合奏幻术,即便对方一时的嗓门再大,也终究难敌这种呱呱呱呱式的微波辐射。

    这里我有一个猜想,此类波动式的信息传递似乎对人的心理有一种催眠作用,能够像背景音乐一样不知不觉就使人受到感染。如果电脑前有研究心理学的朋友,可以想办法设计一些实验来证明一下,最好是把影响最大的曲线给绘制出来,就好像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样。若是真能够由此发现,那么你的名字很可能像艾宾浩斯一样被保存在心理学的教科书里,当然也别忘了我这个提出此创意的哲学家哈!

    关于那个中医养生嘛,我也没什么特别好说的东西。只记得“大师”们说类似养生之道包含的范围很广,不仅局限于生理医学,还具有心理与社会的意义,可就是没提养生之道吹了几千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反倒是比文明国家短了一截!   


    告诉你们一个中医有奇效的秘密,请看博文:中医的奇效到底是怎么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