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一个故事,讲到某个粮食店前总是坐着个老人,用自己干枯的双手收集着地上的残粮,再用昏花的双眼挑掉其中的杂质,然后把剩下的粮食重新放回粮袋里。多数人都知道,对于大宗的粮食交易而言,这一点残粮完全是可有可无的,何苦让这样的老人干这种吃力的事情呢?
也许你会猜测,可能是一个老流浪汉,粮店老板好心让他拣一点余粮回去。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的,那位老人恰恰就是粮店老板的父亲,难道怕自己的儿子这样糟蹋粮食,会被天上的雷公劈死?小时候很多父亲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可后来孩子发现尽管当年不小心掉一点饭就会被骂,可在饭店吃饭的时候扔掉那么多剩饭剩菜,却没一个当爸爸的能出来放个屁!雷公的说法也只是吓唬孩子的把戏,难道是孩子长大了要这样来报复自己的父亲?那些传统伦理的卫道士可要来说话了,他们说这恰恰是孝顺的表现,孝顺的孩子特意给老父亲安排一点事情,就是为了让老父亲觉得自己还有用处,这是比物质养老更加高级的精神养老啊!既然能开出粮店来,供养一个老父亲完全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我相信孩子的真诚,然而直到自己临死都被谎言圈套着,这也太是悲哀了!
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可有些文化非要以此来强迫人们劳动,使得他们之后最低层面的生存。这些人的理由是,如果每人都不劳动,那么就没有生活资料,只能大家一起完蛋,简直就和饥不裹腹的土著人一个觉悟!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种可笑的局面,哪怕做的都是无用功,也能装出一副劳动的样子,至少其中蕴含着多么伟大精神价值。于是,人们都被这样精神价值驱赶着,就像那个老人一样,到死都免不了做一些卑微的事情,不然反倒是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当粮店老板叫自己的父亲不用干活的时候,他的父亲甚至还对好心的儿子发火,固执的做着那项没多少价值的工作,大概自己都不知道那是为了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人的愚昧是最不可救药的了,可是某个文化就是喜欢制造这样的愚昧。他们的孩子从上学开始,然后工作直到退休养老,始终都被五花八门的谎言包围着,就像那个可怜而又愚昧的老人那样,临死还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甚至还会沉浸在一种即将死亡的幸福之中。
中国人往往用孝道来为老人辩护,请看博文:为什么中国文化中特别强调孝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