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高三的最后日子里,语文老师曾经提到,等你们以后回忆起这段岁月,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也许就是语文课前的自由演讲。现在回想起来,果然就是这么一回事啊,这样的演讲活动也算是三年灰暗的高中生活中难得的一缕亮色。
第一次演讲的时候我就异常兴奋,早几天准备好了演讲的话题,尽管已经忘记了一些内容,但效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我主要分析的是灌篮高手,只要一提到相关的人物与情节,同学们就立刻哈哈大笑起来,结果几分钟的演讲基本就在这样的笑声中度过。此后,语文老师似乎看到了我的才能,专门写了个小品准备让我和另一位同学参加校文艺晚会的表演,可审核的老师早已安排好了小品节目,其他的类似节目根本看都不想看啊!
等到第二次走上讲台,我讲了小学时数学老师的故事,主要在于描绘一些幽默的小场景,特别提到有一次他喝醉酒之后出了点小洋相,结果同学们似乎反应平平。等我下台之后,语文老师郑重其事的提到了课前演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而不是为逗人发笑,这多少让我感到比较郁闷。此后的演讲话题大都记不得了,只是有一次正好上公开课,语文老师问那天轮到谁演讲啊,结果我可怜巴巴的指了指自己。旁边的同学偷偷说:“你有没有发现啊,老师听到是你演讲脸色就是一变哦!”是啊,他希望不要因为我而影响公开课的成绩,我也希望不要因为公开课而影响难得的自我表现。最后,我还是选了个比较温和的话题,编了小故事重在表现知识在非官方教育下的自身魅力,结果同学基本上没听明白,而老师则抓住一个枝节的比喻装模作样的点评了几句。
等到高三之后,换了班级也换了老师,同学们的思维要更加活跃一些,语文老师也更加开明啊。课前演讲可谓是百花齐放,有介绍外国小说的、提到了情妇之类的字眼;有研究法学的,谈了什么大陆法系和海洋法系;还有同学在黑板上画了张日本地图,一本正经的讲解日本历史。当然啦,总少不了有人要提社会的阴暗面,感叹自己命运的悲哀,这时老师也只能故作轻松的说:你看,那个韩寒不就跳出来了吗?然后课堂里就是一阵死寂般的沉默。
我高三最出色的一次演讲还是讲数学,讲了阿基米德计算抛物线围成图形的面积的方法,顺便穿插了微积分的发展史,最后指出等你们以后学了微积分,这样的计算其实是非常简便的,然后在同学们惊奇的目光注视中,在黑板上大模大样的写下了一个积分公式。我们那时高中数学是不讲微积分的,当时的同学可能还没听懂我是在讲什么东西,但等他们上大学之后,有的人也许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的身边还埋伏着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啊!等到我全部讲完之后,语文老师简单点评了几句,充分肯定了我的自学能力,这时下课铃声不知不觉就响起来了。
尽管这样的演讲活动这样有价值,但也有很多同学只是敷衍了事,拿张报纸读段新闻就下来了,这让我感到既恼火又遗憾。有些人总是抱怨制度不好,可当制度稍微人性化一点的时候,他们自己反倒是消受不起了。如果再给我一次这样的演讲机会,也许我会做得更加完美,先把要讲的话录在手机说,然后一按开始键:Hi,电脑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哲学家Stroooooongaaaart!
当时的课前演讲和现在的视频讲座是有联系的哦,请看Strongart:从上课举手到网络演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