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传说北大出了只学术校猫,原先还以为是比喻北漂族,没想到真的就是一只猫,和学生一起在教室里装模作样的旁听。看来在北大这样的地方,就连猫都能沾上一点学术的味道,估计那记者恨不得让它也跑到讲台上叫唤叫唤。
为什么有人要北大和猫扯在一起呢?大概是想装可爱吧,以前他们的校长就干过这样的事,唱了一首小女生的歌,可惜人老珠黄唱歌跑调,怎么也可爱不起来。这次索性就换成校猫吧,你看这猫是可爱的,但北京大学却很不可爱,有了学术校猫之后,别人一提到北大的学术,眼前就会浮现可爱的猫的形象,整个北大似乎也就逐渐可爱起来了。可爱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吸引注意,既然有了可爱的形象,也就很少有人去深究学术的内涵,只要看北大自己挂出来的招牌就OK了。传说这学术校猫特别喜欢听哲学课,可那里的哲学多半只是个动听的名称,前面往往还要冠以“中国”二字,本质上也就是那个脑残国学,说白了就是在挂猫头卖国学。
记得大概在几年前,北大有个学生就干了一件虐猫的坏事,在图书馆当众摔死一只流浪猫,后来似乎学校袒护就不了了之了。不知道当时北大的孙东东有没有跳出来发表一点感想,是不是把这个同学鉴定成轻微的精神病,既可以免于严重的处罚,又不用耽误他的正常学业。然而,我猜想这只学术校猫可能就是那被害者的孩子,现在正在各个教室寻找当年杀死自己亲人的凶手,只可惜它不清楚人类的大学制度,也许那个虐猫的人早已毕业高飞了。当然,若是他还留在北大,那么可要小心啦,说不定那天就会被那复仇者破相。现在人家可是知名的学术校猫,你不过只是个普通学生,估计最后也就只能像当年那样不了了之。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我太较真,喜欢翻几年前的老账,或者说学生的个别行为不代表整个北大。可无论如何,对于那只被害的猫而言,这就意味着丧失全部的生命。也许那才是一只真正的天才学术猫,将来有望获取诺贝尔奖,不巧的是他们的保安去客串讲《论语》了,没能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使得它不幸被一个北大学生干部当众迫害,也使得我们的北大又一次的与伟大的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貌似北大的花边新闻还在继续发展啊,请看Strongart:北大怎么成了芙蓉大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