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看到马路边上有个父亲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是告诉你了嘛,别和他一起玩!”孩子无奈的辩解道:“我没和他一起玩啊,是他非要来打我。”那父亲立刻吼道:“你不招惹他,他怎么会来打你啊!”然后孩子就不敢说话了,只有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你不招惹别人,别人也不会招惹你,这在成人世界里似乎是成立的,却不适合孩子的世界,特别是对那些已经不幸沦为同学玩物的孩子而言。

我小时候没上过幼儿园,所以上小学之后对他们在课间玩的“复杂游戏”基本上一窍不通,只是一个人呆呆站在旁边,也不敢叫他们带自己玩。后来流行一个“抓人”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先规定一个人去抓人,其他人想办法躲避,只要抓人的人碰到另一个人,就由被碰到的人扮演抓人的角色。于是我也就参与了进去,可是我追别人的时候总是越追越远,别人追我却是一追一个准,后来才知道这就叫做“跑得慢”。这样一来,我就成了同学们乐于追逐的对象,无论开始由谁来抓,总是决定只抓我一个人,然后就由我气喘吁吁的去抓那些天上的飞鸟。
如果只是自己跑得慢,抓不到别人也就算了,后来不知是谁在我停下来的时候从背后偷袭一下,说要给跑不动的我“加加油”。结果其他人也就都学会了这一着:打一下,跑!然后就保持一定距离看我无用的挣扎着,等我停下来之后就继续“给我加油”,而且拳头还越来越重,渐渐就真的打了起来。尽管当时我的个子还算中上,可是反应比较慢,而且还是一对多,经常在背后与侧面遭到偷袭。这样一来,眼圈就不知不觉红了起来,我也知道男孩子哭泣很丢人,可是他们还对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心理折磨,用当地的土话嘲笑我,说什么“哭哭笑笑买个馒头跳跳”,终于把我的泪水诱导了出来。这下有的人算是知道自己闯祸了,稍微心好一点的就走过来安慰我。我一看有人走近,忽然想到这正好是一个好机会,便抓住一个狠狠捣了几拳。尽管没把他也弄哭,不过多少让他龇牙咧嘴了一下,也算了替自己出了口恶气。
我觉得很奇怪,似乎其他的同学都比较团结,基本上每次我都遇到一对多的局面。即使是平时有点小联系的同学,一到场面上就“背叛”了,要么在一边袖手旁观,要么就帮着对方来攻击我。这样的攻击渐渐从操场上转到教室里,他们似乎总能够占据有利位置。比如在我写字的时候拱一下我的右胳膊,我的字就写歪了,我同样反拱一下对方,却只是拱到他的左胳膊,基本上没什么影响。最可恶的是在上课的时候还有人在背后偷袭,先来几次轻的我没理会,然后就越打越重了,我刚一抬胳膊转身就觉得老师在注视着自己(看什么看啊,人家打我你怎么不说啊!),只能灰溜溜的装出一副乖巧的样子。好在我的成绩也算优秀,平时表现也比较老实,所以放学没有被留下来罚抄,只是在成绩报告单的教师评语里就多了一条类似“上课一直讲话”的评语。结果父亲还假模假样的教育着,说什么上课听讲的重要意义,我说那是有人在上课时打我,结果他强调“一直”两个字,说怎么可能在上课时一直打你呢?看来那些小时候没受过集体欺负的人,是不会理解我的苦楚的。
我的小学时光就是像这样在同学们的欺负之中度过,好在自己还比较聪明,在老师方面没有受到太大压力,只是偶尔会被他们批发性的处罚“误杀”。当时我想,要是哪一天自己能变成路边一棵树,一整天都没有人来打扰自己,就让我这样一个人静静的呆着,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小学之后就是初中了啊,请看博文:晒晒我的初中成绩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