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伽利略的骗局

(2009-01-22 13:04:20)
标签:

故事新编

科学哲学

比萨斜塔试验

伽利略

牛顿

strongart

文化

分类: Strongart的童话小说

    面对当时的学术三巨头,伽利略毫无惧色的讲述他的自由落体思想试验,然后得出结论:假若没有外界因素的话,无论物体的重量如何,从相同高度下落的落地时间也是相同的。

    拉达曼迪斯:你这个想法完全违背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定律,根本就是不可信的。还说什么把两个物体看成一个物体,完全就是在偷换概念,连基本逻辑准则都违背了!

    艾亚哥斯:上帝创造了我们的世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所以重物与轻物接触大地的渴望是不一样的。比如我现在同时松开两只手,让手中的笔和纸掉下来,是笔先掉在地上呢,还是像你所说的那样一起着地?

    伽利略: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过了,实验应该是在排斥外部条件的理想状态下进行,或许这里纸的下落受到了空气的干扰。我们不妨称这样理想状态为真空。

    米诺斯:什么叫真空,你倒是拿一个真空给我看看啊?又是幻想出来的东西!貌似你也主张试验的人物,怎么也开始玩弄起概念来了,除非你能够让我们看到纸和笔同时落地,否则我们是不会考虑你的想法的。记住,一定要让我们能够看到才行!

    原来,你们需要的就是能够看到,伽利略终于觉悟了。

 

    比萨斜塔下,一群人对塔顶的伽利略进行惨无人道的围观。

    路人甲:上面的人要干什么啊,不会是想跳塔自杀吧。

    路人乙:也许是个打工仔,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结果钱被包工头卷走了,一时想不开啊!

    伽利略看着奇迹广场上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露出满意的笑容。看来一切都已经安排就绪了,各大媒体记者早已混在人群之中,就等着新闻的出现,而当地的城管与警察也正借口在其他地方巡逻,一时不会来打扰我的表演。好,那么现在就开始吧,于是伽利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高音喇叭,开始对下面围观的群众喊话:

    比萨城的公民们,你们好!首先请大家放心,我不会跳塔自杀(人群开始逐渐往塔底聚集)。我不辞辛苦的爬到这么高的地方,其实是为了捍卫一个科学真理,在塔上做一项科学试验。到底是什么科学试验呢?我马上会扔两个铁球下来(聚集的人群慌忙散开),一个1磅重,一个10磅重,按照亚里斯多德的观点,应该是10磅重的铁球先着地,但是我认为两个铁球应该同时着地。可是科学院那些家伙固守传统,并不相信我的说法,但是我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下面就请大家拭目以待……

 

    如果说历史真有其公平的话,也只是对那些能够进入历史视野的大人物而言的。伽利略就这样出名了,尽管他的思想还没有被公认,但已经成为了一个可以选择的观点,直到后来牛顿三大定律的出现才算真正得到了认可,然而,牛顿在使得伽利略的思想发光的同时,立刻就用更加耀眼的光芒吞没了它。

    牛顿的学生:老师,您对伽利略的比萨斜塔试验怎么看?我认为这个试验至多只能证明两个由相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从相同高度自由下落的时间相等,并不是一下子推广到不同物质的情形。要是伽利略拿一片树叶和一个铁球来做试验的话,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牛顿:伽利略也是个聪明人啊,他只是在公众面前演戏而已,不然也许你们就不会知道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人了。不过比起我的三大定律,伽利略也只是算是一个在海边拾贝壳的小孩。

 

    对于伽利略这样聪明的人物,也只有牛顿这个等级的达人才能够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伽利略的幻术就这样漂洋过海,历经几个世纪仍然能够发挥作用,比如说它成功骗过了中国教育部精心培养出来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委,于是这样一件非科学的骗局就作为传播科学精神典型事例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之中。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篇课文的名称就叫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要是伽利略生在中国,还能够进行这样的试验吗?请看博文:如果斯蒂芬·霍金生在中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